猪咬尾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猪咬尾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猪咬尾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PAGE / NUMPAGES 猪咬尾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猪咬尾症的发病原由及防治措施 在当前的现代化集约式生猪养殖过程中,猪相互咬尾巴的现象较为广泛。经比较研究发生患有咬尾症的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都显然低于正常猪群。所以,研究猪咬尾症的发病原由及防治措施在养猪生产中拥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惹起猪咬尾的原由: 1.饲养的品种及个体差异 一个圈舍以内,假如饲养的猪品种不一样,或许品种同样 而体重差异较大,常会出现相互咬尾现象。比方把杜洛克猪 和长白猪混养在一起, 因品种和生活习惯的差异, 相互矛盾, 相互称雄而发生撕咬;体重差异较大的猪群,在抢夺地面和 抢食过程中,常出现以大欺小的撕咬现象。 2.饲养环境 猪舍环境条件差, 如舍内温度 ?^ 高或许过低、 通风不良、 天气突变以及刺激性气味积蓄等要素,使猪产生不适感或许 歇息不好,性情烦躁,产生撕咬。光辉过强,猪群处于愉悦 状态而烦躁不安,也会惹起咬尾。生活环境单一,加上仔猪 的开朗好动,于是相互“玩弄”耳朵和尾巴也可以致咬尾等 异食癖。 3.营养情况 舍饲条件下,猪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所有靠饲料供 给。当饲料营养低于饲养标准,满足不了猪生长发育的需要 时,可造成猪群咬尾。比方缺少蛋白质、饲料的粗纤维含量 过低,日粮中各种营养不均衡,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比率不协 调,均可出现咬尾现象。 4.饲养管理 猪群密度过高及同栏猪数过多、次序凌乱;槽位和饮水 器不足;猪活动屡次,没法充足歇息而变的烦躁;猪因激素 刺激以致的情绪不稳固;卫生情况不良或并舍饲养,猪群整 体度不好等均能引发咬尾症。 5.疾病 猪患狂犬病、严重腹泻、缺少钙、磷、铁等引起的营养 代谢杂乱,均会引起猪群的撕咬。有的猪被咬伤此后,会导 致群起而攻之,波及整个猪群。猪患有体外寄生虫病时,可 惹起猪皮肤刺激而烦躁不安,在舍内摩擦以致耳后、肋部出 现溢出物,对其余猪产生吸引作用而引发咬尾。猪体内有寄 生虫病,特别是猪蛔虫,刺激患猪攻击其余猪,发生咬尾现 象。 二、防范猪咬尾的综合措施 1.满足猪生长营养需要 喂给全价配合饲料,准时定量饲喂,严禁饲喂发霉变质 的饲料。饮水要洁净,饲槽及水槽设备充足,注意卫生,避 免抢食争斗及饮食不均。 2.恩赐优异的环境条件 猪舍建筑及舍内设备都要吻合猪的正常生理需求,尽量 为猪的生长创建适合的小天气环境,以防范炎暑寒冷,贼风 侵袭、粪便污染、空气浑浊、湿润等要素造成的应激。 3.合理组群 把本源、体重、体质、性格和采食方面相似的猪组群饲 养。在自然温度、自然通风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每群以 10 至 20 头为宜。同一群猪个体的体重相差不可以过大,在小猪阶段群内体重差异不超出 10KG为宜。分群后要保持猪群的稳固,除因疾病或体重差异过大,体质过弱而不宜在群内饲养而加以调整外,不该当随意改动。 4.适合的饲养密度 一般猪场平方米为宜,  1 头 4 至  3 至 4 月龄的育肥猪所要圈栏面积以 7 月龄为 1.0 平方米为宜。  5.仔猪断尾 在仔猪出生当日, 在离尾根大体 1cm 处用钝口剪钳将尾 巴剪掉,并涂抹碘酊。也可用钢丝钳在尾下 1/3 处连续钳两钳子,两钳间距 0.4cm 左右,将尾骨和尾肌钳断,血管和神经压扁,皮肤压成沟,钳后 7 至 10 天,尾的下 1/3 即可脱掉。该方法简易,不出血、不发炎,成效好。对仔猪断尾是控制 咬尾症的一种有效措施。 6.管理措施及药物防治 饲养人员要固定,对育肥猪去势,既可提升育肥性能和 胴体质量,又可防治咬尾的发生。将有咬尾恶癖的猪及时从 猪群挑出, 单圈隔断饲养。 对被咬伤的猪及时隔断并用 0.1% 的高锰酸钾冲刷消毒,并涂上碘酊,以防化脓传染。对于咬 伤严重的,还可以用药物进行治疗,以防传染。对所养猪群 要按期驱虫,以防治寄生虫病引发的咬尾症。

文档评论(0)

135****67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