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苏教版高一必修)_1.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荷塘月色(苏教版高一必修) 重点: 1、品味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理解心情与景物的和谐统一。 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的记忆仓库,找出几个描写月亮月光月色的名句。 张九龄(唐)《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晏殊(宋)《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辛弃疾(宋)《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李白(唐)《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杜甫(唐)《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王维(唐)《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温庭筠(唐)《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张若虚(唐)《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柳永(宋)《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月是古人最喜欢描写的事物之一,一轮古老的月亮曾牵动了多少人的情丝,真是“明月 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啊!同样的,荷花也是人们喜欢描绘的事物,下面请大家再从记忆仓库中拿出几个与荷花有关的名句: 孟浩然(唐)《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王昌龄(唐)《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李白(唐)《别储邕至剡中》:“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杨万里(宋)《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晓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是因为它“出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品质高洁。那么假如把月与荷放在一起,又写月又写荷,会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散文,题目叫做《荷塘月色》,朱自清。 二、新课:(一) 1.朱自清是哪一年去逝的?——1948年。 2.他的原名叫什么?——朱自华。 3.他的字号是什么?——字佩弦,号秋实。 4.你曾经读过他的哪些作品?——《春》《背影》等。此外他的著名作品还有《绿》《威尼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他的诗文集主要有《踪迹》《背影》《欧游杂记》等。朱自清是一位正直的、具有高度爱国精神的民主战士,他在后来极度贫病交迫的境况下,坚决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二)朗读课文: 要求体会作品的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在文中的具体表达。 (三)词语: 曲折煤屑蓊蓊踱缕缕颤动霎时薄薄参差 (四)语段阅读: 1.阅读第四段,讨论问题: (1)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该段,同时请大家看一看这一段主要是写月光下的荷塘,还是写荷塘上的月色?——月光下的荷塘。 (2)接下来请大家按内容的不同划分本段的层次,并分别用两个字概括每一层次的内容。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3)让我们先来看看朱先生是怎样描写荷叶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里用了一个书面语词“弥望”和一个双音叠词“田田”,突出的是荷叶的什么特点?——多。 (4)正是因为荷塘里荷叶非常之多,所以才有了下面所描写的特点,所以本段起首一句看似寻常随意,实际上它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在写了荷叶之多后,又写了荷叶之美,他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荷叶之美的呢? ——用了一个明喻来描写荷叶之美,把荷叶比做“亭亭的舞女的裙”。他为什么这么来比喻呢?为什么不说荷叶像雨伞像笸箩呢?这个比喻究竟好在哪里呢? 这个比喻的好处至少有两点:第一,荷叶由于出水很高,与苗条的舞女很相似,再加上“亭亭”一词,就更能写出荷叶那亭亭玉立的姿态;第二,说荷叶像舞女的裙,那么它像什么状态下舞女的裙呢?能像立正站着、靠墙倚着或坐着的舞女的裙吗?当然不像,荷叶的自然舒展像在舞蹈中旋转着的舞女的裙。这样,就显出了这个比喻的妙处,妙在何处?我们知道,这里的荷叶本来是静的,而这个比喻却给人以动感,这就叫以动写静,化静为动。 (5)接下来描写了荷花,他是用哪些手法描写荷花的呢? ——拟人,比喻。 在这里,先用拟人手法,通过“袅娜”一词,表现开放了的荷花的柔美,又通过“羞涩”一词,突出了含苞欲放的荷花的可爱。然后,又连续使用了两个比喻,对荷花进行更为生动细致的描写。 (6)请问所做的这两个比喻着眼点是什么呢?他为什么把荷花比喻成“明珠”“星星”呢? ——之所以这样做比喻,是因为月光下的白色荷花的光亮与一粒粒明珠相似,而白花在绿叶丛中若隐若现与碧天里闪烁的星光相似。在此,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说的是“碧天里的星星”而不是“黑天里的星星”,为什么?因为白色荷花的背景是绿色的荷叶;二要注意明珠的反光与星星的发光都是闪闪烁烁的,这就使本来静态的荷花具有了动态感,这也是化静为动的写法。这样,就通过

文档评论(0)

132****01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