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插秧及插后管理要点
水稻的插秧季节,这对水稻后期的生长和收获有很重要的影响。
水稻插秧的注意事项
插秧水深
插秧前一天把水层调整到1--2厘米左右(薄水或花达水状态),田面水过少,插秧机行走困难,秧爪里容易粘泥,粘夹秧苗,秧槽内易塞杂物,供苗不匀不齐,甚至折苗,造成缺苗。田面水过深,立苗不正,插秧深浅不匀,浮苗缺苗多,插秧机行走过程中易推苗压苗,保证不了插秧质量。
检查田间沉淀情况
检查方法是食指在泥面2厘米左右划沟,周围泥浆呈徐徐合拢状态,为最佳的插秧状态。如沉淀不好,田面过于稀软,秧苗固定不好,散苗、倒苗多,插秧机推压边行苗,插后秧苗易下陷,影响缓苗和分蘖。沉降时间过久,田面硬度过大,插秧阻力大,容易伤苗,插秧深度变浅,插后泥浆不能及时合拢,易造成漂苗、缺苗。
水稻插秧顺序
根据地情、田间路、挑苗方便路径选择顺序。应从低洼池开始,一个格田插完秧以后,上一格田中的水放入下一格田做护苗水,节约用水,提高水温,减少肥料流失。
插秧技术要点
插秧密度:建议每平方米24—28穴,即12--14厘米一穴(9*4)。
插秧深度:1.5--2厘米。
基本苗数:好苗4—5棵,徒长苗、超龄苗、弱苗5—7棵。
护苗水:插秧时同步补水,水深至3叶叶枕。不能缺水,防止前期昼夜温差过大影响返青,以浅水增温促蘖。
水稻分蘖肥
扎新根即施用第一次分蘖肥,为全年总氮量的20—25%,碱盐地区应以硫酸铵代替尿素,防止返碱,一般为5月下旬至6月初。
第二次分蘖肥要在5.5叶施用,即6叶伸展期,一般是在6月10日前后,用量为全年氮肥量的10%左右。不能晚于6叶,以免增加无效分蘖,造成群体过大。缺锌土壤要根据测土结果施入少量锌肥。施肥时要保持浅水2—3厘米左右。
应根据叶龄施用分蘖肥:3.1-3.5叶秧苗,插秧后3-4天左右内施第一次分蘖肥。3.6-3.9叶秧苗,插秧同时或插秧后1-2天内施肥。4叶露尖秧苗,第一次分蘖肥要在插秧前1-2天施入。切忌全田插秧结束后再施分蘖肥。
水稻的水层管理
推荐节水控灌技术:插秧后除用药、施肥要保持水层7天以上,其余时间建议采用浅—湿方式。如果出现田间冒泡或根系向上伸展等缺氧现象,要及时撤水至脚窝无水再上新水,不可重晒以免影响分蘖。
6月20日后视水稻分蘖情况,如果分蘖总量达到计划茎数,要及时晒田控蘖,晒至地表微裂再上新水。
节水控灌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前水不见后水,分蘖未期晒田后,以浅—湿—干为主,浅水自然落干后,再上新水。这种方法省水省电,充氧壮根,茎秆充实度高,抗倒伏,降低空秕率,提高出米率,是水稻栽培重要的高产技术。
水稻防虫
插后要保持浅水,水深、地不平,第三叶贴在水面易发生潜叶蝇,应注意观察,点片发生及时防治。
水稻潜叶蝇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潜叶蝇属双翅目水蝇科(Ephydridae),又叫水稻螳螂蝇,是水稻苗期的主要害虫。过去主要为害育秧田,随着水稻播种和插秧期提前,危害转到刚插完秧的本田,对水稻缓苗和早期发肓威胁很大。水稻潜叶蝇分布很广,对我国东北三省危害较重。? ? ?危害情况? ? 危害特征? 水稻潜叶蝇以幼虫侵入稻苗叶里取食叶肉为害,残留上、下表皮。幼虫初蛀入时,形成很细的线状食痕,随着食量的增加,食痕细长弯曲呈不规则状。被害部初期仅稍褪色,逐渐变白色呈线状,最终呈褐色。因此,水稻受害表现特征如下:①幼虫食去叶肉引起受害稻叶部分机体死亡;②由于稻叶受伤,水分从伤口侵入引起稻叶腐烂。潜叶蝇一般发生情况为1株稻苗有幼虫2.3头,发生多时1株水稻有几十头幼虫,1片叶子就有十几头幼虫,造成全株稻苗枯萎腐烂。? 危害程度? 据6月下旬的田间调查,2块水稻田栽培管理条件相同,潜叶蝇发生危害田株高29.92cm,未发生田株高33.74 cm,株高高3.82cm,分蘖差异明显,未受害田平均每丛分蘖11.6株,受害田分蘖2.22株,相差5倍。受害田还有7%死株,10%缺丛,较未受害田减产约17%以上。水稻潜叶蝇的危害造成的减产很明显,据田间调查分析,水稻三叶期受害减产39.3%;四叶期受害减产25.4%;五叶期受害减产11.56%,受害严重的地块减产可达28.82%。? ? 生活习性? ?水稻潜叶蝇1年发生4~5代,田间世代重叠,属完全变态。以成虫形态在杂草间越冬。越冬成虫4月中下旬开始出现,先在灌水渠处的杂草间活动,5月上旬即可在水稗草、三棱草等野生寄主叶片上见到卵,5月中旬出现幼虫,5月末可见蛹。5月中下旬水稻开始插秧,水稻插秧后潜叶蝇一部分从野生寄主处转到稻田活动并产卵繁殖,产卵盛期在5月末至6月初。幼虫危害盛期在6月10日前后。危害水稻的潜叶蝇是第1代幼虫。? 水稻潜叶蝇成虫白天活动,行动较快,可贴水面低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