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影像学与骨密度诊断专家共识.pptx

骨质疏松的影像学与骨密度诊断专家共识.ppt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质疏松的影像学与骨密度诊断专家共识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Dr. HAN流行病学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密度减低,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我国进行的以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量骨密度的大样本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年龄标准化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别为6.46%和29.13%,目前我国现有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超过1 000 万,女性超过4 000 万。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临床后果,好发于脊柱、髋部和腕部等,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造成严重的社会医疗负担,威胁人民健康。骨质疏松症定义及分类定义及分类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质量受损及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本专家共识主要适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风险评估骨质疏松症多发生于绝经后女性及老年男性,骨丢失本身没有症状,发生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疼痛、身高降低、驼背、活动受限及呼吸系统受累等。目前已有多种风险评估方法,常用的有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提出的“一分钟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 以及骨折风险评价工具,如骨折风险评价(FRAX),后者综合考虑了骨密度、年龄、身高、体重和骨质疏松危险因子等参数,可直接登录其网站自行评估。骨质疏松症诊断原则诊断原则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原则是将病史、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测量、实验室检查相结合,提示骨质疏松且合并有临床表现,才能称为骨质疏松症。其中,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测量具有重要价值。一旦影像学检查(X线片、CT、MRI和骨扫描)确诊脆性骨折,无论骨密度结果是否达到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即可诊断骨质疏松。而在发生脆性骨折之前,诊断骨质疏松的主要依据是骨密度测量结果。诊断原则骨质疏松症诊断需鉴别原发性、继发性或特发性骨质疏松,参考年龄、性别、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判断。实验室生化指标可以反映人体骨形成和骨吸收情况,有助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分型和鉴别诊断,以及早期评价对治疗的反应;但生化指标本身不能单独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X线片X线片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骨质疏松在X线片上可以表现为骨小梁稀少,骨密度降低,但这些影像表现受主观因素影响大,对早期的骨丢失不敏感。若X线片提示骨丢失,需进一步行骨密度测量检查。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是椎体骨折的诊断,X线片是首选方法,可以显示椎体变形和骨折情况。需要注意,因骨质疏松性骨折可以是轻微骨折、机能不全性骨折等X线片不易显示的类型,故建议采用X线片结合CT和(或)MRI,避免漏诊、误诊。CTCT也是诊断骨质疏松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图像为断面解剖,避免了X线片的组织重叠投影问题,还可以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显示细微骨折更敏感。同时,CT检查在鉴别骨质疏松与骨肿瘤等其他骨病变方面很有帮助。MRIMRI无辐射,组织对比度高,可较X线片和CT更灵敏地显示骨髓早期改变,并可用于显示骨髓水肿,在显示细微骨折以及与骨肿瘤和感染的鉴别方面有独特优势。由于普通MRI的信号没有标准化,故测量信号强度本身没有意义。MRI的脂肪抑制序列可以精准测量骨髓的脂肪含量,可以用于骨质疏松评价和研究,但目前还不能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核医学检查核医学检查: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本身的诊断并无明显价值,椎体压缩性骨折时表现为较强的线状特征性显像剂分布浓聚带。骨显像定量分析可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过程中的疗效监测。鉴于代谢性骨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Paget病、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骨软化症等)患者骨显像呈现特征性影像学表现,骨显像可用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此外,SPECT和SPECT/CT显像(如甲状腺显像、甲状旁腺显像、肾功能显像等)、18F?FDG PET/CT 或PET/MR显像对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价值。脆性骨折的诊断脆性骨折概述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以脊柱最常受累,髋部骨折的临床危害最严重;此外还包括腕部科雷氏骨折和肱骨近端骨折等。与普通外伤性骨折不同,脆性骨折无明确外伤史,或仅有轻微外伤(站立或更低的高度跌倒为轻微外伤)史。脆性骨折的诊断需具备以下3条:①无外伤史或仅有轻微外伤史;②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的诊断骨折的证据;③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脊柱脆性骨折的诊断脊柱椎体骨折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很常见,约3/4的患者无外伤史或临床症状。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胸、腰椎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行业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提供各行业精品文档,欢迎选购!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