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速公路桥梁(涵)设计方案
桥梁总体布置应贴近自然,充分与环境协调,与周围山川、沟谷等自然景观成比例。设计要充分考虑美学效果,结构外观应与当地建筑风格一致。涵洞构造物进出水口的设置是反映其与自然景观是否融合的关键部位,进出口导流设施在满足排水需要前提下,要与地面平顺自然衔接,避免采用固化模式。
上跨主线桥梁,结构型式选择主要影响公路行驶视觉效果,其孔跨布置不宜过于局促;上部结构轮廓线条应明快简捷,下部结构尺寸选择不宜笨重,结构轻巧不压抑。 一、设计原则
结构安全,使用舒适,经济性好,施工养护容易,造型优美与自然环境协调
二、桥位选择
考虑地形、地物及地貌;考虑桥址工程地质;考虑水文及航运、堤防。
三、桥型结构选择
1、优先选用钢筋混凝土板、预应力混凝土板、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吊装。
2、跨主要干线公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支架现浇。
四、沿线跨线桥的景观设计
1)注重行驶中的视觉感受
跨线桥是由外露的各种构件组合而成的结构性构造物,应遵循本身的力学构造的平衡,并且因其材料强度的充分发挥而产生结构上的舒张美。
在随岳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中结合桥梁美学,采用多种富于变化的桥型方案,如变截面连续梁、斜腿刚构、上乘式拱等,同时为避免短距离内视觉的突变,一段距离内桥型上尽量保持一致性。
2)注意桥梁与环境的结合
跨线桥作为公路视野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必须与整个公路环境相协调。
a、融合法:从色彩和造型上统一考虑,弱化桥梁本身,使其和环境有机融合。一般在公路环境景观因素较丰富,地形起伏较大的地段使用。
例如在K36+000、K66+232处天桥结合两侧山形,路堑中心挖深分别为8m、10m,设计中采用上乘式刚架拱,与地形相结合并融为一体,美观实用。(插图)
b、强化法:突出桥梁的色彩和造型,使之在平淡的环境背景下成为公路视野的视觉重点。一般在路线两侧地形平缓,桥梁本身结构形式轻巧美观时使用。
在服务区、停车区范围内桥型设计中考虑采用简洁明了的方案,作为休
息人员赏心悦目之处,配以大跨径、变(等)截面连续梁结构、分幅桥梁,满足多角度视觉效果。
如K9+728车行天桥跨越均川服务区两山之间,设计采用三跨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梁、主跨34m,桥型轻巧美观,行车中视觉开阔,配以与地形相符合的色彩,效果良好。
如大富水大桥位于宋河服务区设计中通过线型调整,使分叉桥变为三座上下行分幅式桥梁,即驾乘人员可从主线桥或匝道桥上相互欣赏桥型。桥下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桥墩及桥台边坡绿化,使穿行于两侧服务区间的人员欣赏桥梁与河流的景观匹配,体现“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游”的视觉效果。
c、遮蔽法:用障景的手法,利用植物等素材使桥体隐蔽在环境之中。一般在桥梁对公路景观有干扰和破坏的作用时使用。
2)下穿桥体时的结构细节:
在高速公路下穿桥梁时,无论使用何种手法,桥梁的结构元素将不可避免地暴露在视野之中。
因此,在工程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方案:
⑴ 在满足安全可靠要求前提下,尽量加大跨径、较少梁高、采用整体式结构,减少压抑感。
⑵ 桥梁下部结构尽量简洁实用,采用独柱墩、变截面薄壁墩等轻型曲线结构。(插图)
⑶ 桥台处避免外露,尽量采用前置锥坡(坡率1:1.5),将桥台隐藏,台高大于3m时,采用三维网植草;小于3m时采用喷播植草。当受地形影响桥台外露时,采用块石镶面并配以外形设计。
⑷ 对桥梁结构细部如桥面板的边缘、栏杆、梁板底部等,以及桥梁与环境交接的部分尤其需要精致的设计、选型和施工。
⑸结合地形及周围景观对桥梁配以必要的色彩,增加视觉美感。
例如宋河服务区内大富水大桥原设计为与A、D匝道相接的变截面裤衩桥,现通过调整A、D匝道与主线的分、合流鼻位置,将大富水大桥改为三座等截面连续箱梁,并使A、D匝道桥与主线桥在高程上形成一定高差,既降低了工程施工难度,又有利于加强全桥的景观效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