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广告 .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广告史第二章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广告 (1840——1949)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广告(一)、鸦片战争前后的政治经济发展概况19世纪上半叶,正当清朝政治腐败、日益衰落之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却迅速崛起,尤其是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其次,法国、美国等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生产的高速发展,使资本家感到了市场的压力。为了积累巨额资本,开辟新的商品市场,掠夺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市场广阔的中国成为其目标。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条约中规定:除赔款2100万两银子外,还须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即“五口通商”)。美国、法国等也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望夏条约》和《黄埔条约》。 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迫使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开始解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被瓦解,我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二)经济商业背景 鸦片战争的失败,也使欧美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合法化。它们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又开始向中国输入资本,外商纷纷在华创办工厂、企业,设立商号、银行等,并利用各种广告手段挤兑民族工商业者。 为大量倾销洋货服务的报纸、杂志、霓虹灯等近代广告形式由此引进,广告成了外商在中国实行经济侵略的商战利器。 民族工商业者为了生存,在与远洋资本之间争夺市场的竞争中,也改变了原来不太重视现代广告媒体宣传的观念,开始仿效使用这些新式的广告媒介。我国的近现代广告业随之得到了发展。二、鸦片战争前后的广告(一)报刊广告的兴起与发展 1.近代报刊广告的产生 报刊广告的出现是“近代广告发展的最显著的标志”。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之一。我国最早的报纸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就出现的《邸报》。 《邸报》是封建宫廷发行的政府机关报,其主要内容是:一、皇帝的诏书、命令和皇帝的起居言行;二、封建王朝的法令、公报;三、皇室的动态;四、关于封建政府官员的升迁罢黜、任免、赏罚、褒贬等方面的消息五、各级官僚的奏章疏表和皇帝的批语及边防驻军的战报等。 它带有政治公报、政情通报及官文书汇编性质。若从广告的角度讲,只能算是政治性广告或社会性广告及军事广告,未见有商业广告,而且它的发行量小、面窄,只在宫廷和官僚中流传,此报至清代改为《京报》,仍不登商业广告。 中国近代报纸是以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人所创办的两类报纸为发端的:一类是鸦片战争前创办于东南亚一带的教会报纸。 1933年8月1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广州创刊,这是我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化报刊,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力创办。该刊采用雕版印刷和中国线装书款式,以宣传基督教教义、传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及文学知识为主,同时也最早在刊物上登载“行情物价表”之类的商业信息及商业广告。 如1834年元月出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8期上,开始增加了《市价篇》专栏,专门登载广州“省城洋商与各国远商相交买卖各货现时市价表”。 这是我国境内中文报刊刊登商业广告的滥觞。另一类报纸是商业报纸。 为适应列强“经济扩张”需要,以沟通商情、促进商品为主的商业报纸应时而生。 首先兴起的是英文商业报纸,如1827年11月,英文报纸《广州纪录报》(Canton Register)在广州创刊。该报是广州出现的第一家英文报纸,由英国大鸦片商马地臣创办,是为英国商人向中国倾销商品、提供商业信息服务的。 该报馆还附出《广州行情周报》(Canton General Price Current),是一种带有明显广告性质的报纸。2.鸦片战争后出现的中文报刊 广告鸦片战争后,首开中文刊刊登广告之先河的是《遐迩贯珍》,该刊1853年9月3日由英国传教士在香港创办,月刊,发行并销售到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地。该刊是香港的第一份中文杂志,也是第一家用铅活字印刷的中文报刊,由英华书院和马礼逊教育会共同创办,它以刊登香港地区及国内新闻为主,该刊也经营广告业务,为沟通中外商情服务。 该刊在1854年11月13日曾刊出一则广告,寻求广告客户:“若行商租船者等,得借此书以表白事款,较之遍贴街衢,传闻更远,获益至多。今从本月起,《遐迩贯珍》各号,将有数帙附之卷尾,以载报帖。” “报帖”即报刊广告。该刊的广告价格也在其后标明:“五十字以下,取银一元。五十字以上,每字多取一先士。一次之后,若帖再出,则取如上数之半。”该刊所辟的“布告篇”专栏,就是专门刊登商业信息、船期货价和各种商品广告的。这可说是我国中文报刊刊登商业广告之先河。 此外还有: 《香港船头货价纸》1858年初印发,这是香港地区创刊最早的一份中文商业报纸,主要刊登商业信息、船期货价和广告。 该报后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中外新报》,每期报纸的

文档评论(0)

魏魏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001331000010
认证主体仪征市联百电子商务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6771U5C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