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课件(北师版七下) (5).ppt

历史: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课件(北师版七下) (5).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军机大臣参与内政外交、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并代皇帝拟写谕旨,发布政令。但他们本身品级不高,日夜轮流值班。 军机处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以原官兼职,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只是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 明清君主集权的强化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1.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利于对全国的控制,利于国家统一。 2.起到巩固明清专制统治的作用。 3.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 5、清朝大兴“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 文字狱 文字狱是因著文作字而获罪的政策。文字狱由来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明清时比较广泛。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为极盛,这三朝的文字狱捕风捉影之荒唐,牵强附会之怪异,株连之广泛,处理之残酷,无以复加。到乾隆时,文字狱则达到顶峰,共发生130余案。 查嗣庭担任江西乡试主考官时,出题“维民所止”,这本来是《诗经》上的,可硬是被告密说“维止”二字是“雍正”去了头,雍正于是钦定了“大逆不道”的罪名,株连的范围也极为广泛。 乾隆自称“古稀老人”,退休官员尹嘉铨有一次自称“古稀老人”即被绞死。 徐骏 “清风不识字,何须乱翻书”的诗句,被认定“清”是满清,“不识字”、“乱翻书”是指影射满人没文化,被灭族。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龚自珍 “到乾隆年间,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来说话了。所谓读书人,便只好躲起来读经,校刊古书,做些古时的文章,和当时毫无关系的文章。” ——鲁迅 文人不敢表露独立的思想,遣词造句都要小心翼翼,以免触犯忌讳   从上述材料中你体会到文字狱有何影响? 这种文化专制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慌,摧残了人才; 使知识分子不敢有独立的见解,从而禁锢了思想; 使思想界进入“万马齐喑”的状态。 政治 思想文化 废除宰相制度(明) 设立厂卫制度(明) 设立廷杖制度(明) 设立军机处(清) 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明清)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加强君主专制,加强皇权,维护统治 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禁锢思想,加强思想控制,思想界陷入“万马齐喑”的沉闷气氛中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维护统治 封建社会的专制之路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朱元璋 雍正 三公九卿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刺史 大杀丞相 三省六部制 专制之路 封建社会的专制之路 皇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越来越专制 你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创设怎样的社会环境? 谨祝:家庭顺治,生活康熙,人品雍正,事业乾隆,万事嘉庆,前途道光,财富咸丰,内外同治,明年光绪。虎年吉祥、虎虎生威!(贺岁信息) 开国:皇太极 没落:宣统(溥仪) 元代之后是明清,专制统治空前强。 宰相制度明废除,厂卫廷杖臣恐慌。 清朝雍正设军机,专制皇权达高潮。 明清制造文字狱,八股取士钳思想。 练一练 1.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 朱元璋皇帝,应去( ) A.长安 B.东京 C.北京 D.南京 2.明朝设立东厂特务机构的是( ) A.明成祖 B.明太祖 C.明英宗 D.明景帝 *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 明太祖 皇太极 请你根据时间提示讲述明清帝国的更替过程 1368 明中后期 17世纪初 1636 1644 1.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国号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年号是洪武。    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等政策,社会经济全面恢复发展 明成祖 努尔哈赤 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应天(南京)迁至北京。永乐年间,政局稳定,国力强大。 2、明中后期,明朝内外交困,国力衰落 努尔哈赤 3.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女真各部,形成新的民族满族。后脱离明朝独立,建立后金政权。 1636年,皇太极(清太宗)在盛京(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4、清朝的建立 李自成 5.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占领北京,明亡。 6.同年,清军击败农民军,迁都至北京,顺治帝开始了清朝在中国的统治。 康熙帝 清朝前期,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达

文档评论(0)

缤纷生活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2000055000022
认证主体深圳市宸艺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CDT06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