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9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人教版八上) (9).ppt

历史:第9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人教版八上) (9).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1、西方民主思想,科学文化传入中国; 2、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3、以陈李胡鲁等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主张从根本上改造国民。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五、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一 、积极的影响 1、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2、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 3、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拯 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4、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作了思想准备。 二、 局限性 1、对东西文化的态度出现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倾向。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cuī) 。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 天地合 , 乃敢与君绝! 1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2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 (1)民主 (2)自由 (3)平等 (4)科学 A (1) (2) B (1) (4) C (3) (4) D (1) (2) (3) (4) 15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有哪四个重大历史事件?性质各是什么?从中你看到中华民族的什么品质? 1 洋务运动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3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 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的空前的 思想解放运动 品质:勇于探索,不屈不挠,捍卫祖国主权和民族尊严 新文化 旧文化 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新学”、“西学”) 封建文化 D B * * * * * * * * * 第9课 材料一: 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 材料二: “吾国之维新也,·······,共和也,帝制也,······,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用心。 ·······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直无非难执政之理由。”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陈独秀 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的思想(吸取辛亥革命失败教训) 新文化 运 动 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 1 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2 主要阵地: 《新青年》 3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4 旗帜: 民主(德先生) 科学(赛先生)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民主 专制 科学 迷信 新道德 旧道德 新文学 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革命 文学革命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 创办《每周评论》 意义: 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自此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时代潮流,新世纪的曙光开始撒向中华大地。 1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 李大钊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鲁 迅 胡 适 李大钊 陈独秀 代表人物 终身以“新青年”自居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中国自由主义之父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科学: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 神。也包从西方传入的社会科 学理论。 两大旗帜(口号) “ 西洋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思考:陈独秀认为救治中国的方法是什么?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对旧礼教、旧道德攻击最猛烈的代表人物是谁?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卡法森林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20024141000030
认证主体深圳市尹龙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ATBK8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