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江各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外古诗阅读汇编.docxVIP

2021浙江各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课外古诗阅读汇编.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浙江各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课外古诗阅读汇编 ? 一、诗歌鉴赏 (2021·浙江杭州七区县九年级期末)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甲)从军行(其四)????(乙)从军行 [唐]王昌龄 ??????????????[唐]陈羽 青海①长云暗雪山,?海畔风吹冻泥裂, 孤城遥望玉门关②。?梧桐叶落枝梢折。 黄沙百战穿金甲,???横笛闻声不见人, 不破楼兰③终不还。?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②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③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1.两首《从军行》的前两句,在写作手法和作用上有何相同之处,试作简析。 2.有人认为“《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你是否同意?请结合两首诗作分析。 ? (2021·浙江杭州西湖区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古剑高鹗 清??高鹗 一条秋水万黄金,千载谁明烈士心。 夜半虚堂雷雨入,壁间惊起老龙吟。 3.诗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体现了古剑之“古”。 4.结合知识链接,赏析本诗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 (2021·浙江杭州滨江区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作答。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①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②归。 [注]①砧:捣衣石。②饷田:到田间送饭。 5.这首诗通过_______、______和到田间送饭的场景,体现了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6.“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认为哪种更好?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 7.(2021·浙江温州期末)通过整理,小语发现贬谪文人常常寄情山水。下面这首诗末句,诗人借“数峰”寄托怎样的情怀?结合诗歌,借助批注,加以分析。“清瘦”一词仅仅是在形容数峰吗? ? 初见嵩山 [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 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 数峰清瘦出云来。 ? (选自《全宋诗》)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8.(2021·浙江湖州九年级期末)“词眼”是指全词中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字,是全词情感集中表现的地方。你觉得下面这 首词的词眼是“送”还是“笑”?请选择其一,从内容、情感等角度阐述理由。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竿作春温③。无波真古井气有节是秋筠⑤。 惆怅孤帆连夜发,举行淡月微云。尊⑥前不用翠眉⑦颦⑧。人生如逆旅⑨,我亦是行人。 (选自《宋词鉴赏辞典》) (注释)①钱穆父:苏轼友人,当时被贬谪外调。②都门:指京城。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春温:春天的温暖。④古井:比喻内心恬静。⑤筠:竹。⑥尊:酒杯。⑦翠眉:女子的眉毛。⑧颦:皱眉。⑨逆旅:旅店。 9.(2021·浙江诸暨市·九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蜀国弦① (唐)李贺 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惊石②坠猿哀,竹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谁家红泪客③,不忍过瞿塘④。 (注释)①此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李贺二十五岁时,当时作者在吴楚一带。蜀国弦,乐曲名。②惊石:危险骇人的山石。③红泪客:出自王子年《拾遗记》中的一个典故。魏时女子薛灵芸和父母分别时依依不舍,泪下沾衣,途中用玉唾壶承泪。到京师,壶中泪凝如血。④瞿塘:古时出蜀和入蜀的必经之地。 明代董懋策评价本诗“篇中全不及弦,而字字是弦”,你能感受到诗句背后的弦音吗?请结合三、四两联简要分析。 (2021·浙江绍兴市九年级期末)(甲)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苏轼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注)宋哲宗元祜六年八月,苏轼出守题州,作此词。苏轼恩师欧阳修四十三年前守颗州时作《休木兰花令·西湖南北烟波阔》,苏轼作此词时欧阳修去世已二十年。长淮:即淮河。颗:颗水,淮河支流。西湖:此指安徽阜阳西三里的西湖,为颍河合诸水汇流处。 (乙) 六一泉铭并序 苏轼 予昔通守钱塘①,见公②于汝阴而南,公曰:“西湖僧惠勤③甚文,而长于诗。吾昔为《山中乐》三章以赠之。”予到官三日,访勤于孤山之下,抵掌④而论人物,曰:“公,天人也。人见其暂寓人间,而不知其乘云驭风,历五岳而跨沧海也。此邦之人,以公不一来⑤为恨。公麾斥八极,何所不至?”勤语虽幻怪,而理有实然者。明年公薨⑥,予哭于勤舍。又十八年,勤亦化去⑦久矣。访其旧居。舍下旧无泉,予未至数月,泉出汪然。二仲⑧谓余:“师闻公来出泉以相劳苦公可无言乎?”乃取勤旧语,推本其意,名之曰六一泉。且铭之曰:泉之出也,去公数千里,后公之没,十有八年,而名之曰六一,不几于诞乎?曰:君子之泽,岂独五世而已,盖得其人,则可至于百传。尝试与子登孤山而望吴越,歌山中之乐而饮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3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一线资深高中语文教师,十二年教学经验,语文教学组长,研究并擅长高中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