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该不该过圣诞节?.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人该不该过圣诞节? 刚才和朋友们上街过了回圣诞节,就是在街上走走,感 受一下过节的气氛,平时十分钟能走完的路程,今晚硬是走 了 40 多分钟,真是人山人海,好象全市的人都出来,与往 年不同的是,往年大都是年轻人,今年很多中年人老年人也 出来过节了。我们中国人过中国本土节日好象也没有这么热 闹,到底中国人该不该过圣诞节呢,看看网上的搜罗的正反 两方的观点: 正方观点: 从西方节日本身的属性来讲,西方节日的“逞强”就是 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推广范围的扩大,就是西方文化和价值 观被中国人接受的佐证,就是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中国化的一 个方面。 从中国人的主体意识来讲,中国人在接受西方价值观的 同时,并非简单得复制了西方人“宗教意识” ,中国人所过 的圣诞节并非 “宗教性质” 的圣诞节, 而是 “生活方式”、“生 活哲学” 性质的圣诞节。 听圣诞歌、 买圣诞礼物、 戴圣诞帽、 过圣诞节是中国人对一种异质文化生活方式的尊重和接受, 是中国人对多形态生活方式的渴求和选择。换个角度来说, 中国人过圣诞节也是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改造和丰富,外国人 是“圣诞树下吃火鸡,平安夜里开舞会” ,但是中国人则是 “圣诞树下吃饺子,平安夜里逛大街” ,传统文化中的春节 炮竹声中吃饺子的生活方式在圣诞节的影响下,又增加了在 圣诞树下吃饺子的异域风味。 从可口可乐到肯德鸡,从微软到奔驰,这些都只是西方 文化和价值在物质层面的推广。有人说这是资本主义的胜 利,我只能说“或许是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我 们还抱有这样闭塞的文化意识形态,那么吃亏的就是我们自 己。 作为精神层面的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我们固然要保持谨 慎的态度。西方国家在把他们丰富的物质向我们推销时,其 实也是在推销他们精神层面的文化。西方的很多节日都带有 宗教性质,圣诞节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信 仰的民族,突入袭来的带有宗教性质的节日把西方的宗教也 带到中国来, 对于中国这片白纸来说, 是好是坏谁都不敢说。 一定程度的“文化忧虑”和“文化警惕”是应该的。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定的文化土壤也培植了一定的 价值观,不同的民族也怀有不同的信仰。不同的人,不同的 价值观,不同的信仰赋予了一个民族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 在这些差异的思维方式下,各个民族看问题的角度,以及处 理问题的方式就不一样。一个民族的主体思维也只能在孕育 他们的土壤中才能不形成恶性冲突,换到其他的环境之下, 可能对于移入民族,对于环境源民族都是一种灾难。 有人说圣诞节在中国被接受的背后是基督教的扩张,是 西方宗教在东方国度渗透。从宗教忧虑的角度来说,有一定 的道理,我们应该保持一定的“文化忧虑”和“文化警惕” , 但是民族心里的 “文化忧虑”和 “文化警惕”并不等于是 “文 化排斥”和“文化否定” ,我们也不必过于紧张,不必像某 部分人所说的“你要还是中国人,就不要过圣诞节” 。这是 一种蛮横得自甘腐化的幼稚想法。因为大多数中国人对圣诞 节的接受是源于对快乐的追求,外国节日的宗教背景在中国 暂时还找不到靠岸的码头。而且我们的民族并不一定完全按 照西方的思维来接受这些西方的节日,如果这些节日带来的 是快乐,那我们又怎么凭借野蛮的道理完全的排除它。放弃 把好的东西吸收下来是一个民族很笨的作法,特别是在当今 这个地球村的时代,如果我们自己不进化到能够被外国人所 接受的话,在“适者生存” 、“物竞天择”的无情的历史规律 之下,我们将成为地球村之外的野蛮人。 我们当然要对西方文化的渗透而忧患,但是忧患的结果 并不是野蛮的排斥,而应该是大胆的接受,理性的“拿来”

文档评论(0)

tianshidechib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