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DR感染高危因素,指导经验性抗菌治疗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五分。 MDR菌感染风险是决定抗菌治疗方案的关键 ATS指南: 是否存在MDR致病菌感染风险、是否为晚发HAP是决定起始经验性治疗方案的关键 1.AT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5;171:388-416 MDR:多重耐药;HAP:医院获得性肺炎 MDR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 近90天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住院时间≥ 5天 社区/医院科室中抗菌药物耐药率高 伴有HCAP危险因素 近90天内,住院时间≥2天 居住于护理院或长期护理机构 家庭静脉输液治疗 (包括抗菌药物) 30天内慢性透析 家庭创伤护理 家庭成员携带多重耐药菌 免疫抑制性疾病/免疫抑制性治疗 *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五分。 MDR致病菌感染危害严重 3.Tam VH 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2010;54(9):3717-22 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MDR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对菌血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患者百分比(%) MDR致病菌感染显著增加患者未充分治疗比例及死亡率 P0.001 P=0.003 P0.001 *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五分。 产ESBL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是导致院内感染的主要耐药菌 G-菌是导致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占71.6% G-菌以肠杆菌最为常见,其次为不动杆菌属及铜绿假单胞菌 数据来自2010年CHINET耐药监测结果 我国耐药形式严峻,耐药G-菌检出率高 检出率(%) 产ESBL大肠埃希菌 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属 不动杆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在G-菌中的检出率 4.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329 *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五分。 MDR致病菌感染高危因素 产ESBL肠杆菌感染高危因素 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高危因素 MDR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高危因素 MDR致病菌感染的治疗 *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五分。 研究目的: 评估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产ESBL肠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后 研究方法: 对156例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菌血症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数据分析 分析数据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感染类型、微生物学、Pitt菌血症评分、治疗等 5.Kang CI et al. Ann Hematol. 2012 Jan;91(1):115-21. *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五分。 产ESBL肠杆菌感染高危因素 参数 ESBL感染(n=37) 非-ESBL感染(n=119) P值 医院获得性感染 33(89.2) 77 (64.7) 0.004 中性粒细胞减少 25 (67.6) 85 (71.4) 0.653 近期接受手术治疗 2 (5.4) 4 (3.4) 0.572 使用免疫抑制剂 18 (48.6) 69 (58.0) 0.318 中心静脉插管 17 (45.9) 66 (55.5) 0.311 入住ICU 9 (24.3) 6 (5.0) 0.002 重症脓毒血症 15 (40.5) 32 (26.9) 0.114 近期使用抗菌药物 24 (64.9) 50 (42.0) 0.015 头孢菌素 21 (56.8) 32 (26.9) 0.001 青霉素 8 (21.6) 8 (6.7) 0.025 研究显示:医院获得性感染,入住ICU,既往接受头孢菌素和青霉素治疗是产ESBL肠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5.Kang CI et al. Ann Hematol. 2012 Jan;91(1):115-21. *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五分。 研究目的: 评估血流感染患者产ESBL肠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研究方法: 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组来自2005年-2007年入院的产ESBL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对照组与病例组1:1配对,为同期入院的非-ESBL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 6.Wu UI et al.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2010;43(4):310–316 *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三点 二十五分。 产ESBL肠杆菌感染高危因素 参数 病例组(n=91) 对照组(n=91) OR(95%CI) P值 住院时间14天 34 (37.4) 9 (9.9) 5.43 (2.42–12.20) 0.001 入住ICU 13 (14.3) 1 (1.1) 1.92 (1.92–117.27) 0.001 胃造口术/经鼻胃管 29 (31.9) 10 (11.0) 3.79 (1.7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