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行政程序
第一节 行政程序概述
一、行政程序的内涵
所谓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及其行政人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方式和时限行使行政权(即作出行政行为)的过程。 (一) 程序是由步骤、顺序、方式和时限构成的过程 (二) 行政程序是行政主体及其行政人进行行政行为时的程序 (三) 行政程序是作为过程的行政行为,是行政行为的形式
二、行政程序的分类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行政程序进行分类,但具有重大意义的分类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 内部程序和外部程序 这是根据某程序要素是否与外部相对人发生直接联系所作的分类。 内部程序是行政主体进行行政行为时所采取或依照的与外部相对人无直接关系的程序。外部程序是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时与外部相对人发生直接关系的程序。 划分内部程序、外部程序的意义在于:第一,应把相对人对行政过程的参与权作为外部程序立法的核心;内部程序与外部相对人无直接关系,可由行政主体自由裁量;第二,内部程序注重效率,外部程序注重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二) 法定程序和自由程序 这是以行政程序是否为法所定为标准进行的分类。 这一分类提醒立法者和执法者:当某一行政行为涉及相对人重大权益或关系重大行政效率时,该行为的程序应由法律进行原则的、甚至详细的规定;执法者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行政行为。
(三) 抽象行为程序和具体行为程序 这是根据行政行为性质所作的划分。 抽象行政行为包括行政立法和制定非立法性行政规范行为,涉及面广、效力时间长,它们的进行应更注重保证内容的科学以及公正的需要;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行政司法行为和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具有日常性、具体性和直接性特点,其程序设置既应考虑到效率又应注意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
(四)事先程序和事后程序 这是根据行政程序适用的时间不同所作的分类。 划分事先程序与事后程序的重要意义在于:社会需要更多的事先程序维持合理的社会秩序,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并及时制止社会矛盾。
(五) 行政立法程序、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司法程序 这是以行政主体不同的职能为标准所作的分类。 划分行政立法程序、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司法程序意在提醒立法者和执法者,行政立法程序偏重追求民主、行政执法程序偏重追求效率、行政司法程序偏重追求公平,对不同的行政程序,应以不同的价值追求进行立法和执法。
第二节 行政程序立法
一、行政程序法的内涵
行政程序法是有关行政程序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程序法有如下特点: 1. 行政程序法是行政主体所适用的程序规范。 2. 行政程序法是行政主体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时所应遵守的程序规范。 3. 行政程序法是规定行政程序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行政程序法治化的意义
在评价和构建行政程序制度时,一般有两方面的价值标准:一是看它作为一种手段能否产生好的结果,二是看它是否具有一些独立于结果的优良品质。偏重前者的观点可简单称为程序工具主义,强调后者的称为程序本位主义。 总体而言,程序工具主义论者在否认程序自身的独立内在价值的同时,也否定了作为程序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将他们视同没有人格尊严的客体。而程序本位主义者则将程序内在价值与人的人格尊严和道德主体地位联系在一起,确认了程序具有一种独立的、非工具性的价值。在这一点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以行政程序本位主义为视角,可以发现行政程序法治化的意义至少有下列几个方面: 1. 最大限度体现形式公正,实现人格尊严。 2.防止恣意滥用,保障理性选择。保证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行使,法定程序是最好的方法,因为法定程序排斥恣意却并不排斥选择。程序在控制自由的前提下保障了自由,从而使自由从理想形态变成了现实形态。 3.更好地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4.监督行政主体及其行政人依法行政。(1) 法定的行政程序是行政行合法有效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2) 行政程序法的违反必然引起行政责任的产生。(3) 行政行为违反行政程序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时,相对人可以依法请求救济。 5.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三、行政程序立法的现状与未来
(一) 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现状 1.我国宪法已为行政程序立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如宪法第2条、第33条、第44条为行政程序法中的程序公正原则、相对人参与原则、回避制度、合议制度、辩论制度、复审制度等提供了立法依据。 2.目前,已有部分法律、法规为某些行政行为规定了较完整的行政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99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02 宇宙中的地球-5年(2020-2024)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VIP
-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pdf VIP
- 营养指导员题库.docx VIP
- 专题01 地球和地图-5年(2020-2024)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VIP
- 四年级【语文(统编版)】古诗三首(第一课时)课件 .pptx
- 质量管理体系工具统计技术.pptx VIP
- 2022年茅台考试真题及答案——计算机专业.pdf
- 发电机短路试验中转子接地保护误动作分析及关键问题探讨.pdf VIP
- Silvaco傻瓜教程—张林—长安大学—2018.06.pdf
- SpringBoot学习笔记(实用完整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