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每逢佳节倍思亲.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课笔记 内 容 修改内容及教学评价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充分运用文包诗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2、仿照课文,为《杂诗》编写小故事。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字词,借助短文,理解诗句。 第二课时:回归整体,指导朗读,仿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古诗中有许多千古传诵的名句,你们记得有哪些吗?(也可用“对诗”的形式) 2、刚才,同学们说到有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对,这也是一句名句。而且,这还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的课题。(指名读题,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这句名句出自哪一首诗呢?这首诗又是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朗读。 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给课文标小节。 2、指导标小节。 3、指名轮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词语正音,相机理解部分生词。 (1)扶老携幼 “携”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 a、携带 b、拉着 那么,在这个词语中该取哪种解释呢?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 (2)头插茱萸 你们知道什么是茱萸吗? (出示图,讲解:茱萸是一种浓烈香气的植物,传说能消灾避邪。) (3)重阳:农历9月9日。习俗:登高,插茱萸…… (4)一年一度:一年一次 5、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分为哪两部分? △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时思念远在家乡的兄弟,为此还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板书:王维、(重阳)、思念、兄弟 简介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九岁开始写作。他的山水田园诗尤为出色。 △课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3小节)介绍了王维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背景和原因。第二部分(第4小节)是王维真情流露而写下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三、学文悟诗 (一)自学全诗。 1、理解诗题。“九月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那天。“忆”是思念的意思。“山东” 2、诗文对照,理解诗句。 1)指导方法:将短文与古诗对照起来阅读思考就叫做——诗文对照。 2)示范引路 (1)前两句:课文的第一、二小节就是第一、二句诗句的意思,一人读诗句,一人读相应的课文。 ★理解“异乡”:京城长安 “异客”:作客他乡 “佳节”:重阳节 “倍”:更加。 思考:为什么王维会“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的家乡在华山以东,15岁就离家,至今已经两年了。 映示:“15岁”、“两年”,体会作者王维孤独一人作客他乡的寂寞心境。 ★从“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看着”、“更加”体会王维在家家团聚的欢乐氛围中更难以抑制的思念之情。 练习:用“看到了 ,看到 ,所以 。”的句式说一说。 练习朗读、背诵。 (3)用诗文对照的方法学习后两句:学习第三小节 交流: A一人读古诗,一人读对应课文。 B理解“遥”:遥远。 C文中第三小节哪些词语体现了王维与兄弟们相隔遥远呢?(“天各一方”、“西望长安”) “遥知”这个词是指王维在遥远的京城长安思念家乡的兄弟们,他此时会想到些什么呢?文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能说明王维想得很多很多,你能找到这个词吗?(思绪万千) 练习朗读、背诵。 3、将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5、师小结。 四、作业: 1、朗读课文,抄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遍。 2、完成练习册。 板书: 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阳) 王维===思念===兄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有感情背诵古诗,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 远眺(表示看的词语还有哪些?) 一年一度(ABAC式的词还有哪些?) 二 、整体回归,指导感情朗读 (出示: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同学们,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有温度的,有的会让人感觉暖乎乎的,有的却让人感觉冷冰冰的。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找找看,哪些句子让你感到暖乎乎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到冷冰冰的。然后体会体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可以在句子的旁边写上批注。 学生自读课文,找句子。 全班交流: 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和亲人在一起的融洽)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想象登高的场景)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