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宫内膜息肉的护理 第一页 基本知识 1、定义 2、病因 3、临床表现 4、诊断方法 6、术后护理 5、预防措施 第二页 定 义 凡借细长的蒂附着于子宫腔内壁的肿块,临床上都可称为子宫息肉。因此,在宫腔内的息肉样肿块,可能是有蒂的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瘤样息肉和恶性息肉(癌或肉瘤)。 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多数学者认为,息肉来自未成熟的子宫内膜,尤其是基底部。 第三页 病 因 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多数学者认为,息肉来自未成熟的子宫内膜,尤其是基底部内膜。 引起子宫息肉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慢性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 2)宫腔异物,异物存留。 3)特异性感染如结核、阿米巴和血吸虫病等。 4)胎盘残留并发感染。。 第四页 临床表现 1、月经失调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痛经等。 2、有急性或慢性子宫内膜炎病史。 3、原发性或继发性不能生小孩,有病理妊娠史如流产。 4、子宫正常或轻度增大,伴有下腹坠痛、白带增多、性生活后出血等症状。 5、子宫内膜息肉超声检查宫腔内有实质性强回声光团或充盈缺损,且宫腔形态异常,内膜线不规整,HSG子宫内出现充盈缺损。 第五页 诊断方法 腹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由子宫内膜组成,表面被覆一层立方上皮或低柱状上皮。息肉中间部分形成纤维性纵轴,其内含有血管。由于蒂部狭窄,血液供应减少,息肉极易变性。最易发生息肉血管内血栓形成,因瘀血而变成深紫色,常在顶端开始发生坏死,最后可能腐崩而脱落。 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大多发生于子宫底部,如小指头大小,呈脂肪样色或桃红色, 半透明。加压子宫时息肉颤动而不脱落,此时可取活检以明确诊断。 大体观察:最常见的类型是局限性的内膜肿物突出于子宫腔内,单个或多发,灰红色,有光泽,一般体积较小,平均直径在0.5~2cm之间。小的仅有1~2mm直径,大而多发者可充满宫腔。蒂粗细、长短不一,长者可突出于子宫颈口外。有的蒂较短,呈弥漫型生长。息肉表面常有出血坏死,亦可合并感染,如蒂扭转,则发生出血性梗死。 第六页 术 后 护 理 一、 私处卫生:女性朋友应该注意清洁卫生,在保证自己个人卫生的同时也要及时的注意夫妻生活之间的卫生,以免造成感染使病情再次复发。 二、 严禁性生活。:刚治疗宫颈息肉过后是不宜进行同房的,一个月后应该去医院复查恢复情况。 三、 注意饮食:平时尽量避免食用生冷、辛辣、腥膻等刺激性食物。 四、 定期复查:宫颈息肉术后还应定期到医院复查,第一次检查应在术后3个月左右,以后则半年至1年复查一次。 五、 日常习惯:除做好经期、产后或流产后的保健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外阴部卫生,防止阴道炎症和宫颈糜烂。同时要保持性生活卫生,此外,要勤晒被褥,宜穿棉织品内裤并勤洗勤换等。 六、 注意自检:宫颈息肉手术后7~14天为脱痂出血期,出血量会多一些,如果仅有少量阴道出血则不必处理,4~6天可自行停止。如果出血慢慢减少,且血色正常,无伴随不适,就不用太过担心,属于正常现象。个别患者出血量大且持续,颜色变黑,或伴有腹痛等不适时可能是宫颈或子宫损伤,感染等引起,建议尽早就医,不要延误病情。 第七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