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辅助检查 2)CA125测定 五、诊断 第三十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 (7) 第一页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一、概述 第二页 宫底韧带 子宫下部后壁 子宫直肠陷凹 乙状结肠腹膜层 阴道直肠隔 肚脐 腹壁手术斑痕 外阴、阴道 卵巢 宫颈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部位 第三页 ★ 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是目 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 一般仅见于生育年龄妇女,以 25-45岁多见 ★ 激素依赖性疾病 一、概述 第四页 二、发病机制 (一) 种植学说 1、经血倒流 第五页 2、静脉及淋巴播散 二、发病机制 (一) 种植学说 第六页 二、发病机制 (二)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卵巢生发上皮 盆腔腹膜 同源于胚胎期体腔上皮 经血、炎症 卵巢激素刺激 衍化为子宫内膜组织 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七页 二、发病机制 (三)诱导学说 未分化的腹膜组织 内源性生物化学因素诱导 子宫内膜组织 子宫内膜异位症 是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的延伸 第八页 三、病理 异位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并形成粘连,这种异位的内膜没有一个自然引流的通路,因此在局部形成一个内容为经血的大小不等紫褐色斑点和囊性肿物。 第九页 病理(大体观) ◆ 卵巢(最多见) 第十页 病理(大体观) ◆ 卵巢巧克力囊肿 “没有不破的巧囊” 第十一页 病理(大体观) 第十二页 病理(大体观) 第十三页 ◆ 宫骶韧带、直肠子宫凹、子宫后壁下段 病理(大体观) 第十四页 病理(大体观) ◆ 宫骶韧带、直肠子宫凹、子宫后壁下段 第十五页 病理(大体观) ◆ 宫颈 第十六页 宫颈外口6点处的蓝黑色病变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理(大体观) 第十七页 病理(大体观) ◆ 输卵管 第十八页 ◆ 腹膜 病理(大体观) 第十九页 病理(镜下) ★ 病灶中可见到子宫内膜上 皮、内膜腺体或腺样结 构、内膜间质及出血。 ★ 极少恶变 第二十页 四、临床表现 1.痛经和持续下腹痛: (痛经是典型症状,多随局部病变加重而逐年加剧) (一)症状 第二十一页 痛的特点:从经前开始,经期第一日 最剧,逐渐减轻至经后消失。 痛的部位:多在下腹正中及腰骶部, 或放射至会阴、肛门及大腿。 痛的程度:与病灶大小并不一定成正 比,而与病变部位有一定关系。 第二十二页 2.性交不适:深部性交痛 3.不孕:40% 4.月经异常:15-30% 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经前点滴出血 5.其他特殊症状: (一)症状 第二十三页 附:不孕机理 第二十四页 第二十五页 个体差异大 腹部检查 盆腔检查 四、临床表现 (二)体征 第二十六页 五、诊断 1、初步诊断:继发性痛经 进行性加重 盆腔内扪及触痛性结节 或宫旁不活动的囊性包块 第二十七页 2、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五、诊断 第二十八页 五、诊断 2、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第二十九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