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佛传故事龙浴太子形象演变(历史学毕业论文).docVIP

北朝佛传故事龙浴太子形象演变(历史学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朝佛传故事龙浴太子形象演变(历史学毕业论文) 文档信息 属性: F-016WV4,doc格式,正文10921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适用: 作为文章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搞要 2 关键字:龙浴太子;演变;佛教传播;信仰需求 2 一 北朝龙浴太子形象 2 二 龙浴太子形象演变 7 (一)太子形象 7 1. 太子造型 7 2. 太子所立金几类型 8 1. 龙的造型 9 2. 龙王造型 10 三 龙浴太子形象演变特点 11 四 龙浴太子形象反映佛教思想变化 13 (一)小乘佛教义理 13 (二)大乘佛教观念 14 参考文献: 15 论文原创声明(模板) 18 论文致谢(模板) 19 正文 北朝佛传故事龙浴太子形象演变(历史学毕业论文) 搞要 摘要:佛传故事龙浴太子形象在北朝时期的西域、中原及北方佛教造像碑、石窟寺中比较常见,这是运用图像宣扬佛教的一种形式,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地域特点。从该图像中太子与龙的形象演变能够看出曾经受到犍陀罗艺术的影响,并逐渐与汉文化因素相融合。根据与龙浴太子形象并存的佛像主尊和其他佛像身份变化,体现出佛教信仰由小乘向大乘的转变,符合当时战乱频仍状况下人们希冀社会安定的心理需求 关键字:龙浴太子;演变;佛教传播;信仰需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4)06-0008-09 北朝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具体表现为大量石窟寺的开凿和单体造像、造像碑的制作。这些北朝造像和壁画,雕刻或绘制众多佛本生、佛本行、佛因缘故事,而龙浴太子形象最具有代表性。以往曾有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相关研究,但对于该主题没有系统的专文著述{1}。龙浴太子形象体现佛教文化传播中利用有相的故事图像证实无相的佛法究竟义,既是对外来文化佛陀降生的神异显示,也蕴含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寓意。通过龙浴太子形象演变的探讨,能够体现北朝时期佛理阐释方式的变化和不同地域佛教思想的发展状况。 一 北朝龙浴太子形象 1. 新疆克孜尔石窟第99窟后室左甬道外壁绘龙浴太子。该窟共有佛传故事10幅。左甬道外侧另有树下诞生、七步宣言。右甬道外侧有四门出游、太子惊梦等。时间应为第二阶段,即4世纪末以后。“画面作一站立的裸体小儿,双龙从虚空中注水而下,洗浴太子身,左右侧跪立各一人。”[1]壁画显示灌浴太子的非为二龙,很可能是九龙,两侧应为带有头光的二龙王,右侧{2}龙王头戴龙盖(图1)[2] 2. 新疆克孜尔石窟第110窟主室左壁绘龙浴太子。此窟后壁和左右两侧壁均绘佛传故事画,原有近60幅,表现释迦降生至涅??的一生主要事迹,开窟时间在第二阶段后半段,即5、6世纪前后[3] 3. 山西北魏太安三年(457)宋德兴造像,现由日本私人收藏,属于平城风格,砂岩,高厘米。碑阳为结跏趺坐的释迦佛,碑阴上层为树下降生故事图像,中层右侧为龙浴太子场景,左侧是步步生莲,下层刻造像题记[4](图2,图见本期王慧慧文图1) 4. 陕西北魏和平二年(461)造像,1974年西安市西关王家巷出土,藏西安碑林,碑阳为释迦像,碑阴上层交脚弥勒像,第三层中间太子站立台几上,两边为二龙王,上有九龙朝下吐水灌洗,题记为“九龙浴太子时”,旁边有树下诞生、七步宣言、阿夷占相等[5] 5. 陕西北魏皇兴五年(471)造像,兴平县出土,碑阳为交脚弥勒,碑阴上层中间为减地平雕九龙浴太子[6],另有乘象入胎、树下诞生、七步宣言、阿私陀占相等本行故事。 6. 山西北魏延兴二年(472)张伯和造像碑,属于平城风格,砂岩,顶部残,现高厘米,藏日本大和文华馆[7]。碑阳为结跏趺坐的释迦佛,下部小龛中有释迦、多宝二佛并坐雕像。碑阴中部右侧刻龙浴太子,左侧树下降生,其上并列七小龛为结跏趺坐的七佛。 7. 河北北魏太和元年(477)阳氏鎏金铜佛像,属于河北中部地区制作风格,现藏日本东京新田氏[8]。碑阳为释迦佛,背光装饰七佛。碑阴下层右侧为龙浴太子,旁边为树下诞生、七步宣言,上面有释迦多宝二佛并坐、维摩诘说法等。 8. 云冈石窟第6窟,主室中心塔柱西面有龙浴太子(图3,图见本期王慧慧文图3)。属于云冈石窟中期,开凿于471―474年。中心塔柱另有占梦、树下诞生、七步宣言、骑象入城等本行故事。另据资料显示,第41窟北壁有龙浴太子雕刻,属于云冈晚期,约494―524年[9],但因风化严重,该图像无法识别,仅能看出树下诞生、阿私陀占相等几幅[10] 9. 北魏永平三年(510)造像碑,碑阴上层左侧为龙浴太子(图4)[3]。太子身穿犊鼻?T,有头光,站立在台几上,两

文档评论(0)

code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