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声声慢》(同步习题)(原卷版).docxVIP

9.3《声声慢》(同步习题)(原卷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声声慢》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定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C.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D.本词结构上打破了上下阕的局限,浑然一体,就眼前事,身边景,层层铺叙,反复渲染,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2.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李清照的下列词句中,从词的风格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④②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5.下面均是宋代词人的词句,按词人词风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A.①③⑤⑥/②④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③⑥/②④⑤ 二、情景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声声慢》中开头有七组叠词,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写愁,营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乐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这七组叠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声慢》中写词人晚年愁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词人满心皆愁,酒入愁肠愁更愁。 (3)《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述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了词人不能自抑的凄苦。 (4)《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身世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如何是一个愁字能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 三、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临江仙①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局。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②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③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1129)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mò)陵:与下句中的“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B.次句“云窗雾阁常扁”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都表现了恬然自适之情。 C.“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柳梢吐绿,梅萼泛青,一片早春风光。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线,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 D.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E.“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8.前人评本词“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两句巧妙,请简要赏析这两句妙在何处。

文档评论(0)

152****86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