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全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想象奇特瑰丽,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B.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的,这样能更好地发挥他的想象才能。
C.此诗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
D.此诗虽然在最后有一种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宣扬了一种消极意味的思想,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2.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千岩万转路不定(zhuǎn)熊咆龙吟殷岩泉(páo)
B.对庄欲倒东南倾(qīng)送我至剡溪(shàn)
C.渌水荡樣清猿啼(lù)脚著谢公屐(jī)
D.吴楚东南坼(chè)越人语天姥(lǎo)
3.下列各项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的一项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B.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C.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D.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虎鼓瑟兮鸾回车
B.栗深林兮惊层巅
C.云青青兮欲雨
D.对此欲倒东南倾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有时 迷花倚石忽已暝 暝:天黑
B.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因为 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等待
C.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超出 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澈
D.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原来 熊咆龙吟殷岩泉 殷:震响
二、情景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梦油天姥吟留别》里写出姥山天黑后,熊龙的吼叫使山林震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梦油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来被诗评家认为是《梦油天姥吟留别》一诗的“诗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古风(其二十四)
李白
大车扬飞尘,亭午①暗阡陌。
中贵②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蜺③,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④,谁知尧与跖!
(注)①亭午:正午。②中贵:“中贵人”的省称,指有权势的太监。③干虹蜺:冲犯天上的彩虹和云霞。干,冲犯。④洗耳翁:传说,尧想让天下给许由,许由认为这些话污了他的耳朵,就去水边洗耳。⑤跖(zhí):古代传说中造反的领袖,被诬为盗贼。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亭午时分却黯然不见阡陌,可见尘土之大,写出了大车之多与行驶之迅疾。
B.诗的第四句中以“连云”状宦官宅第高而且广,直接霄汉,突出其高大连绵。
C.斗鸡者路逢宦官,不禁赞叹其冠盖之光彩照人,侧面表现了宦官出行场面的豪华。
D.“鼻息干虹蜺”运用夸张手法,活现斗鸡者势焰薄天、不可一世的骄横神态。
8.本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 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上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下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看来,诗人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
B.首联下句中的“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人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C.颔联写诗人在林间小路上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却没有听到道院打钟的声音。
D.尾联通过问讯的方式,从正面写出了“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两三的动作写出了“不遇”道士的惆怅。
10.颈联中的“分”“挂”的使用,妙在何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