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百年州街 五百年玉溪往事
五百年州街 五百年玉溪往事
说起州街,这个在年轻人中几乎消失的地名,却会
在老玉溪人心中泛起点点回忆。“州”就是玉溪市清代旧称新
兴州,“州街”就是指现在玉溪市红塔区境内的老城区,即福
寿街到南北大街(含老五街)和凤凰路到聂耳路范围内的明
清历史文化街区。玉溪什么时候有城的?历史中城市的规划
格局是怎样的?又是怎么变迁的?曾经有过什么样的人居
住在这个小城里呢?
州街地理区位在山河之间,山是东边的灵照山、西
边的棋盘山、南边的凤凰山、北边的龙马山。灵照山曾经也
叫华盖山,登上山顶上可看到整个州街的全貌,江川的星云
湖和通海的杞麓湖也可以看到。龙马山其实是彝族话,罗么
山。当地彝族人称老虎为罗么,谐音相传,现在的人却只知
道叫龙马山了。“河”是大溪河也就是现在的州大河,如今州
街的名字——“玉溪”就是因为这一条纵贯东西的母亲河而得
名,而该河也是珠江的源头之一。
州街最早有记载的位置其实是在玉溪西边的棋盘
山上。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汉唐建治在棋盘山表,段氏分么
些徒莽居此,筑土垣于中邑村,名曰休纳。”后来,或许是生
产生活的方便远远大于军事的踞守,人们陆续搬迁于现在的
位置。 1507 年,明正德二年,这是个标志性的年份,因为
州街开始作为一个城市——“新兴州”而存在,当时的知州何
子奇在州街一平方公里范围内修建了城墙。筑城卫君,造廊
守民,于是城墙有了,城市就出现了。
1576 年,明万历四年, 城墙由土墙改为砖包土墙,
墙修高为约 8 米,宽约 6 米,城垛 1276 个。开了四道城门,
东门叫灵照门,门上有面阔三间的两层门楼,楼叫朝阳楼,
楼上题匾“万象更新”,位置是现在文庙与福寿街路口。西门
叫棋兴门,楼叫阅稼楼,楼上题匾“秋城在望”,位置是现在
南北大街邮电局处。南门叫凤凰门,楼叫来熏楼,楼上题匾
“薰风时来”,位置是现南门街与凤凰路交叉口处。北门叫龙
马门,楼叫拱极楼,楼上题匾“云天咫尺”,位置是现在北门
街与聂耳路交叉口处,及聂耳故居的位置。
门外有深约 2 米多,宽约 11 米左右的护城河,河水
引自州大河。战时河水作为天然屏障,闲时河水灌溉城周边
良田,以利农事。别以为只有建水有朝阳楼,其实我们州街
曾经也有过,作为大明皇朝的城市,州街的城墙存在了 400
多年,一直到解放后,考虑城市的发展而被拆除。在现在很
多玉溪人家里,或多或少都还能找到曾经城墙的老墙砖。
城内还有一座消失了的“山”——雷压山。雷压山的
位置就是现在老城区的滇剧院处。明朝懂风水的城市管理者
们,考虑到木结构房屋容易因雷电失火,在城池的西边人工
垒筑了相当于现在红塔文体中心景观山体量大小的土山,用
于排雷引电。环山脚有水渠,存水若干,用于紧急救火。古
人的智慧真是巧妙,雷压山不但有登高远眺的景观作用,也
有抗雷防火的功能作用。
城墙、门楼拆除了,雷压山消失了,可州街的城市
道路结构却延续到了 500 多年后的今天, 根本没有大的变迁。
中国的很多古城建设依据 《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
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 ”讲究的是道路方方正正,
等级严格。而州街老城虽然也是城池方正,道路结构却有自
己的特点。研究清朝康熙留下的 《新兴州志》你就可以发现:
四个城门都不是在对称均衡的轴线上,所对应道路都是未能
贯穿全城的半截路。究其原因,估计也是山高皇帝远,当时
的人们根据城池现状发展而来。
南门街,原指南城门到新兴路这一段百米小街,街
尽头正对的是明清的统治中心——新兴州衙。新兴州衙坐北
朝南,南北三条纵轴线,西边是监狱、仓库,东边是土地祠
和马房。中轴线是四进院落的主房,依次布置有一、二、三
堂和高明楼,是知州也就是现在县长的办公居住场所。民国
时候,滇中名人李鸿祥倡议拆了州衙,使南门街延伸到人民
路处,当时该段街道人称新市场。而州衙搬迁到了人民路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