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 (Zearalenone) 又称 F-2 毒素 ,玉米 烯酮 . Cas 号【 17924-92-4 】
分子式 :C18H22O5 分子量 :318.36 它首先从有赤霉病的玉米中分离得到 .
玉 米 赤 霉 烯 酮 其 产 毒 菌 主 要 是 镰 刀 菌 属 (Fusarium) 的 菌 侏 , 如 禾 谷 镰 刀 菌
(F.graminearum) 和三线镰刀菌 (F.tricinctum).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污染玉米 , 小麦 ,大米 ,
大 麦 , 小 米 和 燕 麦 等 谷 物 , 其 中 玉 米 的 阳 性 检 出 率 为 45%, 最 高 含 毒 量 可 达 到
2909mg/kg; 小麦的检出率为 20%, 含毒量为 0.364 ~ 11.05mg/kg. 玉米赤霉烯酮的耐热
性较强 ,110 ℃下处理 1h 才被完全破坏 .
2011 年 4 月 2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国家标准,
2011 年 10 月20 日开始实施, 其中对玉米赤酶烯酮的限量标准是: 谷物及其制品 小麦、
小麦粉、玉米、玉米面(渣、片)限量指标 60micro;g/kg 。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雌激素作用 ,主要作用于生殖系统 ,可使家畜 ,家禽和实验小鼠产生
雌性激素亢进症 .妊娠期的动物 (包括人 ) 食用含玉米赤霉烯酮的食物可引起流产 ,死胎
和畸胎 .食用含赤霉病麦面粉制作的各种面食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 ,如恶
心 , 发冷 , 头痛 ,神智抑郁和共济失调等 .
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
作者: 涂华莱 齐德生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营养卫生实验室 发布时间: 2008-03-25 11:17:29 阅读数: 836
玉米赤霉烯酮首先由赤霉病玉米中分离得出,是玉米赤霉菌的代谢产物,又
称为 F-2毒素。自从 1980年李季伦教授发现植物体内也存在玉米赤霉烯酮以来,
立刻受到人们的关注。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雌激素的作用, 能引起动物流产、 死胎、
返情等生殖异常现象, 近年来,我国南方不少猪场因使用霉变玉米造成种猪流产、
返情现象时有发生,给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对其生物学作用
及对动物的危害做了综述。
玉米赤霉烯酮的来源及理化性质
来源与种类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由禾谷镰刀菌产生, 粉红镰刀菌、 窜珠镰刀菌、 三线镰刀
菌等多种镰刀菌也能产生这种毒素。 李季伦 1980年研究发现, 许多农作物如小麦、
大豆等植物中也存在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酮有许多种衍生物,例如 7-脱氢
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酸、 8-羟基玉米赤霉烯酮。同时,植物中的玉米赤霉
烯酮结构和对生物体的影响与霉菌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作用是一致的,这也为我
们预防玉米赤霉烯酮中毒提供了一条途径。
理化性质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酚的二羟基苯酸的内酯结构,分子式为 C18H22O50,
它不溶于水、二硫化碳和四氧化碳,溶于碱性水溶液、乙醚、苯、氯仿、二氯甲
烷、乙酸乙酯和酸类,微溶于石油醚。由于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内酯的结构,因
此在碱性环境的条件下可以将酯键打开,当碱的浓度下降时可将键恢复。
检测方法
目前,一般都采取液相和气相色谱的方法进行测定。测定的方法较为复杂,
对仪器的要求也很高,但结果很准确。还有的是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测定的范围在 5 μg/毫升~100 μg /毫升。但目前也探索出一套可供实验室简易测
定的方法。称取 10克样品,先用 10毫升 lmol /升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