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2月 普通心理学 - 3 * 感知运动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0-2岁左右。这个阶段的儿童只有动作活动,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还没有表象和思维,智力活动还处于感知运动水平。 2-7岁左右。这一阶段的主要认知成就是出现了符号功能或象征性功能。 7-12岁左右,是以主动且恰当地使用逻辑为特征的。具体运算思维要求把逻辑运算应用于具体问题之中。 11岁以后,形式与内容相对区分;能用假设-演绎推理的形式进行科学思考。归纳推理的能力也获得了发展;反省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自我中心性的回复 建构阶段论 2012年2月 普通心理学 - 3 * 青春期两种典型的认知扭曲: 假象观众、个人神话 2012年2月 普通心理学 - 3 * 第四节 社会性发展 一、依恋 依恋是指将个体与他人联系在一起的深厚而持久的情感关系。 这一概念最初专指儿童与父母或其他主要照看者之间的情感纽带,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事实上依恋是一种涵盖毕生亲密关系的现象 。 2012年2月 普通心理学 - 3 * 从进化行为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依恋系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为系统之一(其他行为系统包括探索、抚养、归属和性行为系统)。 依恋联结(attachment bonds)是指个体所体验到的对他人的感受,通常也被称为依恋安全感(attachment security),它隶属于情感联结类,其中心是个体而非关系。与之相对的依恋关系(attachment relationships),指的是双方彼此依恋的关系 2012年2月 普通心理学 - 3 * (一)婴儿期依恋安全感的测量和类型 1、1969年Mary Ainsworth和她的同事首度提出了陌生情境法。它适用于评定12到18个月的儿童,后来经过修订,它的适用年龄扩展到两岁。它包括了七个程序,每个程序的时间为3分钟。 2、陌生情境研究方法通过创设各种适度的层级式压力情境来激活1岁左右婴儿的依恋行为系统。根据观察婴儿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行为,尤其是与主要看护者短暂分离后再重聚时的行为表现,对其依恋行为进行分类。 2012年2月 普通心理学 - 3 * 陌生情境中婴儿的依恋行为表现 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 矛盾型依恋 母亲在时,探索环境 当母亲离开,很难过 母亲离开,不苦恼 母亲离开,非常难过 母亲回来,向母亲问候和亲热 母亲回来,回避与母亲接触 母亲回来,不寻求亲密接触;仍旧难以安抚 母亲在的情况下,可以与陌生人玩耍 对陌生人不害怕,忽视他们 母亲在的时候,对陌生人也很警惕 2012年2月 普通心理学 - 3 * Main和Solomon(1990)又提出了一种新的不安全依恋类型,即紊乱/迷失型(D型),婴儿在陌生情境中与看护者进行交往时的互动模式缺乏组织性和一致性,常常会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无指向性和不完整的或中断的动作、莫名其妙的呆滞或停止、刻板的及其他反常的行为。临床心理学家认为这种依恋类型的婴儿处于危险的边缘。 从国外的研究结果来看,在无临床特征且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样本中,大约62%的婴儿是安全型的、15%是回避型的、9%-10%是反抗型的,还有15%是紊乱型的。而在低收入家庭、有临床特征的群体组以及高危家庭中,不安全型与紊乱型的婴儿比例较高(van IJzendoorn Sagi, 1999)。 2012年2月 普通心理学 - 3 * (二)父母对婴儿依恋形成的影响 父母的养育行为(特别是母亲的敏感性)对亲子依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Bowbly 将敏感性定义为“关心(尊重)儿童” 。 母亲自己形成的依恋的“心理状态”(state of mind)对母婴依恋质量有影响。 2012年2月 普通心理学 - 3 * 在幼年早期,婴幼儿意图的发展和相关的概念技能的形成是直觉道德的基础 在18-19个月时,他们对于个人外表标准规范的意识 与此同时,儿童对规范标准和行为预期之间达成了协调认知 二、道德发展 婴幼儿早期的直觉道德 2012年2月 普通心理学 - 3 * 道德认知发展——皮亚杰 在皮亚杰看来,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对道德概念和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皮亚杰运用独特的临床谈话法即对偶故事法,研究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对谎言和过失的判断、对权威的认识等方面的发展问题。并据此概括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至5岁以前 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岁至8、9岁之间,以学前儿童居多数 自律道德始自9至10岁以后,大约相当于小学中年级 自律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 前道德阶段 2012年2月 普通心理学 - 3 * 道德认知发展——科尔伯格 科尔伯格主要是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论述道德发展的,他强调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施工项目目标控制——投资控制监理措施(可编辑完整版).doc VIP
- 最新《童年》导读与训练(含答案) .pdf
- 脚部穴位图片面图文 .pdf
- 教师说课技巧及常见问题.pdf VIP
- 2025老年人健康膳食指南(精华版).pptx
-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指南(第三版).pptx VIP
- 黑龙江省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Q_GDW 11612.43-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3部分:应用层通信协议.docx VIP
- (高清版)C-H-Z 3004-2010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pdf VIP
- Q_GDW 11612.2-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2部分:技术要求.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