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丝绸之路教学实录
《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
《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
1. 认识本课的 16 个生字。
2.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以及开辟的意义。体会张骞开辟丝
绸之路的艰辛,感受他的坚韧、勇敢、智慧、执著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3. 了解课文写作方法及表达形式。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体会张骞开
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历程,了解丝绸之路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与丝路有关的资料及乐曲、图片。
教学纪实:
一、诗意导入,激情引趣
(课前配乐诵读唐诗《凉州词》《送元二使安西》《从军行》。)
师:伴随着这悠扬的乐曲,诵着这壮丽的诗篇,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令人
魂牵梦萦的峥嵘岁月。这堂课,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帘,拂落岁月的风尘,
随汉朝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一起,重走丝绸之路。
(生齐读课题。)
评析:此处精彩,由诗入手,富有文化气息,使人心生对丝绸之路向往追
思之意。教师于课堂之上的激情诵读也点燃了学生阅读的积极心态。
二、细读感知,整体把握
师:让我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向
我们介绍了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我来检查一下能否把这些词语读准确。
(生开火车读。)
师:你们不但读准了生字词,还读准了多音字和生活中易错的字。这到底
是一条怎样的路呢?
生:我从第 4 自然段感受到这是一条商路。课本中写到“原来,有一条横 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商路”。
师:读书很认真,是呀,这里曾经商贾云集,贸易往来不断。
生:这是一条长路。课文中写到罗马位于中国西边 7 000 多公里的地方,
我去过北京,北京距离哈尔滨约 1 300 公里。
师:怎么去的?
生:乘飞机,用了一个多小时,那就算乘飞机也得需要 6 个多小时,这是
一条长路啊!
师: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课件出示汉朝地图。)你们看,这是一
幅汉朝的地图,从都城长安出发,过敦煌,出玉门关,经楼兰,跃葱岭,到大
月氏、大夏,到达地中海沿岸,几经辗转,到达安息、古罗马,这就是最早的
丝绸之路。 从长安到达安息、 古罗马这漫长的路途, 就是课文中谈到的 “横贯”。 看到这儿,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了?
评析:地图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它直观地将此路的“长”展现在孩子
们眼前,也使孩子们很容易地总结出这是一条“长路”。
生:我感受到这条路的艰辛与漫长。
生:这还是一条险路。那时候,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铁路,没有汽
车和飞机。罗马位于中国西边 7 000 多公里的地方,中间隔着茫无边际的沙漠、
冰雪覆盖的高山和偏僻的荒野,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沿途还有强盗和野兽的袭 击。“茫无边际”“冰雪覆盖”“偏僻”这几个词体会到了这条路的艰险无比, 险象环生。
师:你很善于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文章。这就是课文所说的“恶劣”。再
来看投影——
(课件播放路线图,漫漫长路之上有戈壁、有沙漠、有荒野、有高山……)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部分,注意重读这些形容词,进一步体会那分艰
险。
(生有感情齐读。)
三、谈人议路,以点带面
师:同学们分别从长度、地理位置、作用来谈了这条路,课文中还有几个
自然段和丝绸之路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生:课文的 5、 6、 7 三个自然段写的是汉朝著名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 经千难万险开辟丝绸之路的壮举。
师:是啊,这也是开路人张骞开辟的一条生命之路。路险正是为突出人的 开路之勇;路长也是突出人的开路之不易;路之意义更显人的开路之居功至伟。 默读课文 5、 6、 7 自然段,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张骞?可以在书上做标记,也 可以和周围同学交流。
评析:教师紧紧抓住“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和“张骞是一个怎样的人?” 来进行教学。切入点找得很准。
生:我读出这是“坚韧的张骞”。因为他冒死接受任务出使西域。
师:好一个坚韧不拔的张骞。
生:我读出一个“勇敢的张骞”,因为他在匈奴一待就是 11 年,整个出使
任务历时 13 年,这漫长的 13 年一定困难重重,他一定是勇敢地去面对。
师:好一个勇往直前的张骞。
生:我也体会到了他的勇敢。“张骞等人马不停蹄,专拣人迹罕至的荒原 前进。他们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穿过沙漠戈壁,翻过帕米尔高原白雪皑 皑的山岭,终于到达了富饶的西域各国”。胜利和成功总是属于那些勇敢的人, 张骞就是这样的人。
师:仅仅体会到勇敢了吗?
生:有探险精神,这是个不辱使命的张骞。
师:能把你的体会送到文章中,通过朗读这段话表现出来吗?
(指名朗读。)
生:我读出一个“机智的张骞”,因为课文中写到了“他耐心地,不露声
色地等待着,准备着”。
师:有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新疆交投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 第5讲从垄断到金融垄断—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ppt VIP
- GB50205-202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ocx VIP
- CPI-GEN-IV-速调管高功放教程.pdf VIP
- 最全100%必过地理信息安全保密培训证书题库(填空题).docx
- 2020最新-4S店配件价格-华晨宝马3系 F35(12-07--15-09).pdf VIP
- A Rose for Emily 原文.doc VIP
-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
- 2025年体育单招英语试卷 .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