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小说(一);第一节 “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第二节 文学研究会的小说创作
一、问题小说(又可称“五四”问题小说)
1、正名:所谓“问题小说”,本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一般说来,凡是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小说,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提出某些社会、人生问题,都可以称为问题小说。而所谓“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又有较为狭窄的内涵:它是在五四时期民主、科学等新思潮洗礼下,一批具有初步现代意识,但还涉世不深的文学青年,满腔热情地以小说创作探究社会、人生问题的产物。; 1919年2月,周作人在《中国小说里的男女问题》一文中,对“问题小说”是这样解释的:问题小说“就是论及人生诸问题的小说”,“凡标榜一种教训,借小说来宣传他,教人遵行的,是教训小说。提出一种问题,借小说来研究他,求人解决的,是问题小说。问题小说有的也说出解决的办法,但与教训小说截然不同。教训小说所宣传的,必是已经成立的过去的道德。问题小说提倡的,必是尚未成立,却不可不有的将来的道德。”(很显然周作人所说的是“广义的问题小说”。); 茅盾等在所编写的《文学小辞典》中是这样解释“问题小说”的:问题小说是“以劳工问题、女子问题以及伦理、宗教等等问题中或一问题为中心的小说。”(茅盾等的解说,显然是狭义的“五四”问题小说。)
我们这里讲的也主要是五四问题小说。
五四问题小说作家,主要有冰心、叶绍钧、庐隐、许地山等文学研究会的同人,还有罗家伦、杨振声等五四时期的作家。; 2、“五四”问题小说的题材及涉及的“问题”
总的说,较为广泛。最突出的题材及涉及的主要问题有:
(1 )青年的恋爱婚姻问题。其中,包括对包办、买办婚姻的批判,对自由恋爱的提倡和如何对待爱情的探讨等。在这类小说中,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痛苦》,也许是最早的代表作。还有叶绍钧的《两封回信》,通过具体描写,提出了男女双方在爱情中的互相尊重与平等的问题。; (2)描写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命运,并思考他们的出路问题。这类问题小说在当时占有较大比重。如杨振声的《渔家》,叶绍钧的《苦菜》,冰心的《三儿》等。这类问题小说,表现了作者们对下层人的关注与同情。; (3)妇女问题。妇女解放,曾是五四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成了问题小说作者们描写的重点题材。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写一个连姓氏都没有的农家妇女,她15岁出嫁后,被丈夫当作可抵半条牛的帮工;她因生下的儿子饿死,又备受婆婆与丈夫的虐待,无奈中逃至城中为佣;丈夫死后,她又被婆婆当作一条牛卖掉,卖身钱则成为安葬丈夫的经费。小说行文质朴,感情真挚,尖锐地提出了封建家族制度及其夫权对劳动妇女严重摧残的问题。此类小说还有孙俍工的《家风》。; (4)人生的意义、目的问题。其中出现最早的,也许是胡适的《一个问题》。不过,胡适提出了“人生的问题”,却没作出正面回答。另一些作家的问题小说则极力想要找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但答案却各不相同。如,冰心的《悟》《超人》等小说,认为人生就是“爱”。而庐隐在《海滨故人》等小说中则力主人应当厌世、恨世。许地山则在《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等小说中认为,人生既不是爱,也不是恨,而应该是我行我素和顺从自然。;.;.;.;.;二、乡土小说;.; 小说把主人公如史伯伯置于一连串不幸中,淋漓尽致地揭示了金钱观念驱使下人与人之间冷酷、可怕的关系。如史伯伯原挣得了一份家产,是个小有产者,但后来家道衰落,于是,人们对他也就热脸变冷脸,既没有人愿雇他做事,也没有人尊重他,他求神,神不应;求人,人不理。正当他走投无路之时,家又被盗,逼债的人上门。在这雪上加霜的打击下,他昏厥了。昏厥中,他做了个梦,梦见出外的儿子伊明升官发财了,就要送黄金回家了。小说到此结束。小说虽有一个美丽的结尾,但这却是虚幻的,这种虚幻的美丽,更衬托出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酷。
;.;.; 乡土小说家们对乡村、小镇风俗、生活、人物遭遇的描写,形象生动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在封建制度、封建意识统治下,凄凉、悲惨的乡村图景。他们不仅用小说反映了在中国进行政治革命的必要性,更揭示了在乡村乃至整个中国进行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重要性。这正是他们小说杰出的历史意义。
;三、叶绍钧的小说创作;《潘先生在难中》;声音;《倪焕之》;叶绍钧小说的艺术风格;四、许地山的小说创作;.;.;.;第三节 郁达夫
与“自叙传”抒情小说;; 一、郁达夫的人生经历及创作分期
郁达夫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一生:一方面,他具有五四以来一般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在时代思潮的推动下,要求革命;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没有勇气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