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鲁迅(二);.;鲁迅杂文集共有16部。从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随感录”起至1936年逝世前未完篇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止,杂文创作贯穿了其文学活动的始终。
杂文,是鲁迅这位精神界战士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战斗和自我“释愤抒情”的重要文学形式。
现代杂文正因鲁迅的积极倡导和大力实践而得以踏入文学殿堂。
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鲁迅前期杂文
前期从1918年至1926年,杂文集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坟·题记》:“还想将糟粕收敛起来,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坟,一面是埋藏,一面也是留恋”。
《热风·题记》:“我却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我自说我的话,所以反而称之曰《热风》。”
《华盖集·题记》:“在和尚是好运,顶有华盖,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讥讽当时现代评论派的同人对鲁迅的攻击。
《华盖集续编· 小引》:“书名呢?年月是改了,情形却依旧,就还叫《华盖集》。只添上两个字:续编”。;鲁迅前期杂文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他从进化论出发,以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武器,对陈陈相因的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心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 《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说胡须》《看镜有感》 )
1925年前后随着实际政治斗争的展开,鲁迅前期杂文增加了政治批评的内容。( 《无花的蔷薇》《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后期杂文
后期从1927年到1936年,杂文集有《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
; 《而已集》收鲁迅1827年所作的杂文29篇,附录1926年1篇。本杂文集的书名,反映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现实及帮忙、帮闲文人的愤概,以及身处当时那种流血环境下自己只能用笔与黑暗对抗的心情。作者在本书的《题辞》中说,“这半年我又看见了许多血和泪,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泪揩了,血消了,屠伯们逍遥复逍遥,用钢刀的,用软刀的。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钢刀代指军阀;软刀代指帮忙、帮闲文人。主要指现代评论派的言论。)“连‘杂感’也被放进了应该去的地方时,我于是只有‘而已’而已”(这是陈西滢仔《致志摩》一文中攻击鲁迅的话)。
又在《三闲集·序言》中说:“我是在27年被血吓得目瞪口呆,离开广东的,那些吞吞吐吐,没有胆子直说的话,都载在《而已集》里。”取名《而已集》就是如此。; 《三闲集》收着1927——1929年所作的杂感34篇。本杂文集的书名,据鲁迅在该书《序言》中所言,是他同一阵营的战友“成仿吾”“送”给鲁迅的。成仿吾,1927年1月发表的《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一文中说,“鲁迅先生坐在华盖之下正在抄它的小说旧闻”,时一种“以趣味为中心的文艺”,“后面必有一种以趣味为中心的生活基调”;并说:“这种以趣味为中心的生活基调,它所暗示的是一种在小天地中自己欺骗自己的自足,它所矜持着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鲁迅就用“三闲”为书名,以“反射”成仿吾。其中收集了鲁迅1928年间与创造社、太阳社同人关于“革命文学论争” 的一些文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想实际。; 《二心集》收鲁迅1930——1931年所作的杂文37篇。
本集在鲁迅思想发展与艺术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鲁迅作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也是鲁迅艺术风格发展的一个标志。
本集书名的由来,是得于当时《民国日报》上一篇攻击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的篇名叫《文坛上的贰臣传》,所要“传”的贰臣第一个就是鲁迅。其意是说鲁迅屈服于共产党了,背叛了他原来的阶级。鲁迅这种行为是“贰臣”行为,即对原来的阶级怀有“贰心”。鲁迅于是仿造《三闲集》之例,将这篇文章对他的攻击的意思“贰心”,拿来做了这本书的书名。这一书名恰到好处地反映了鲁迅思想由进化论到阶级论的转变,也反映了鲁迅由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到共产主义战士的人生历程。 ; 《南腔北调集》收鲁迅1932年至1933年所作的杂文51篇。
本集书名也是来源于当时一片攻击鲁迅的文章。1933年1月上海的《出版消息》第四期上发表了署名为美子的《作家素描(八)·鲁迅》一文。文中说“鲁迅很喜欢演说,只是有些口吃,并且‘南腔北调’,然而这是促成它深刻而又滑稽的条件之一。”鲁迅说:“真的,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而且近几年来,这缺点还有开拓到文字上去的趋势。”鲁迅取“南腔北调”为书名,一方面是为了回击当时的无聊文人的攻击,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书名揭示了当时鲁迅在白色恐怖下做文章攻击黑暗的特点:经常变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