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典舞袖法表现性探究论文
中国古典舞袖法表现性探究论文
一、中国古典舞袖舞的来源
袖最初的形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装,随着人类肢体的进化,历史文明的 发展,便出现了自娱、娱神、娱人。袖的功能也逐渐从生活服饰演变成了能够展 现美感的舞蹈的服装或道具。上自春秋战国、秦汉,下至隋唐、明清,在出土的画 像器皿、墓室雕刻、壁画文物以及史籍里和一些诗词歌赋中都能寻找到舞袖表演 的踪迹。纵观中国舞蹈的历史,各朝各代的舞袖表演都有着象征朝代属性的风格 与表现性,都凝聚着古人对于舞袖创造的结晶。
戏曲中的水袖表演并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舞蹈形式而存在,它属于“做”功 的一利I,需要与唱、念结合在一起进行表演,因此对于水袖本体的舞蹈表现功能产 生了局限。况且戏曲演员的行头很复杂,戏曲演员想要充分运用身体来舞动水袖 是非常困难的,加上历史的种种原因,造成了袖舞一一民族传统舞蹈形式的断代。 20世纪80年代,正逢北京舞蹈学校筹办大学部的教育专业课程,以加强中国古典 舞的民族特性为核心、建立中国古典舞新训练体系,因此,继承和发展这一传统舞 蹈形式的任务被正式提到了中国舞蹈建设的议程上来。整理袖舞教材分为两个阶 段[1],首先聘请陕西歌舞剧院的冯云英老师根据戏曲的水袖舞蹈合理地归类出 袖技,规范了技法要领;第二阶段是由古典舞专家李正一和黄嘉敏、盛培琪老师组 成的教学小组,学习戏曲片段《打神告庙》,深入探讨如何整理身法与水袖的发力 规律、组织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组合训练来加强水袖训练的语言性和表演能力,初 步搭建起袖舞教材的框架。经过几代人的建设和积累,如今中国古典舞的袖舞秉 承着中国传统的艺术思维和审美情趣向前发展。
二、中国古典舞的袖法特点
中国古典舞从戏曲舞蹈中提炼出九种袖技,分别是抖袖、出收袖、扬袖、片 花、绕袖、推袖、搭袖、冲袖、抓袖。其提炼的根据分别有:符合中国古典舞舞 种的审美文化与风格特点;袖技的可舞性;水袖服饰的材料质地与女性清雅柔美、 端庄素丽的形象相契合的袖技形象。这九种袖技,都具有各自的运动节奏和发力 特点,但是在舞蹈中,当它们成为身体语言的表述者、身体表情的传达者,产生了 舞蹈表现性的时候,就始终不能离开身体的呼吸、韵律,因为“技”是为表现服务 1
PAGE
PAGE #
的,一旦脱离开了风格和表现方法,就意味着“技”失去了生命力,动作也失去了 灵魂。因此在把握中国古典舞民族审美文化范畴,研究肢体与水袖产生可舞性,以 及身与袖运动规律的方法,即中国古典舞的袖法。
水袖这种特殊的物质材料拥有线性的舒展和似水的柔软,可以放大身体舞动 的幅度,扩大身体的空间感,并且可以随着身体劲力的改变而变化。因此,根据身 体运动的规律、韵律与袖劲的关系,水袖伸缩自如的可塑性以及袖体在空间中的 表现性,我们可以最充分地挖掘水袖的功能性与可舞性,把身法及发力潜移默化 在袖形袖劲的表现之中,使袖随着身体运动轨迹和劲力的变化而产生不同性格的 袖法分类:运用气息来控制水袖的发力力度和水袖落下的速度,以身体的动势顺 势带出袖,使袖体随着身体动势的变化产生长线条柔美悠扬的袖法;身体以反衬 劲发力使袖体在瞬间展开形成刚劲有力的袖法;身体灵活的开合动律则能带动出 较为轻快的袖法;由脚下步伐所产生的连续变化的身法从而带出流畅舒展的袖法。 无论袖法如何变化,它始终与气息的控制、身法的律动合为一体不可分离。
三、中国古典舞袖法表现性的要素与类别
(一)袖法表现性的产生要素
如何使袖法产生表现性?第一要素:情感。情感的带动往往会决定袖法表现性 的产生,因为“情感”与“意念”是一脉相通的,是传情达意的一根精神纽带, 而通过这根精神纽带转化为物质身体的“表情”,再传达到袖法上的“情态”, 表现性便顺其自然的产生了,也就是说内心情感外化到袖法情态的体现。第二要 素:身体与袖体的关系。由于情感的不同变化,身体的形态和动势会产生相应的变 化,身体重心的移动也会在身体与袖法的运动变化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具体的 体现有:袖走身留、袖让身、以身带袖、身让袖等等,比如表现一种失魂落魄的情 绪状态,首先身体要处于不稳定、重心踩不结实的状态,在身体摇晃中带出袖体的 运动,或者说身体的移动自然的引出袖法的移动。比如表现欢快的情绪时,身体与 袖体好像是闪躲的关系,一会身体躲让着袖体,一会身体乂推出袖体等等,可以根 据不同的表现性来处理身体与袖体的关系。第三要素:气息的控制。在袖法产生 表现性时,气息虽然不像身体那样可以任意支配袖子的形态、方位,但是一定需要 气息来控制袖法的紧与松、快与慢、巧与抻,通过气息的对比产生不同袖法的效 果,比如屏气可以使袖法产生瞬间的停顿、戛然而止的效果,深深吸气与慢慢吐气 乂能够使袖体延长在空中的飘落时间。第四要素:发力点及发力分寸的掌控。通 常的发力点会有脚、膝、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