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第六章 儒家与道家的生态伦理观 儒家的生态伦理观 道家的生态伦理观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九分。 儒家与道家 儒家哲学—以孔子、孟子为代表,强调社会的礼仪、等级、控制 道家哲学—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强调社会的规律、平等、权利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封建文化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对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以至今天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九分。 儒家的“忠孝节义” 忠--指臣对君主的竭诚效忠 孝--指子女对父母的顺从孝道 节--指妻子对丈夫的服从守节 义--指君臣之间或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之间的一种道德责任 忠孝节义明清时期开始盛行。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九分。 儒家的“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 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定的道德关系。 它规范人类社会的纵向道德关系与横向道德关系以救世安民 为目的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九分。 儒家的三从四德 “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是指:德、容、言、工, 品德--能正身立本,洁皓一生 相貌--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该言与不该言 治家之道--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九分。 道家的道德伦理观 道家的宇宙观 道家的道德观 道家的人生态度 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九分。 道家的宇宙观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空间的世界 平等的世界 生命,母亲,天地 生命的权利 人与自然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九分。 道家的道德观 “惟道是从”相关的三个论题: 德姓什么? 何谓悟道? 恪守自然规律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九分。 道家的人生态度 适度追求 道德的精髓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九分。 儒家与道家思想比较 孔子--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 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 老庄--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维能力,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而已。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九分。 儒家与道家思想比较 人生论比较--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安民为价值取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思维方法比较--儒家长于实学,道家长于虚学 治国论比较--儒家强调有为,道家主张无为 理论倾向比较--儒家学说的重心在社会人生.阐述如何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道家则强调自身修养,调正自我,完善自我道德品质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九分。 儒道两家思想的分歧 儒道思想之争(视频)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九分。 “天人合一”伦理观 “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溯源于商代的占卜 《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把有意志的神(“帝”或“天帝”)看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万事求卜 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卜于神,以测吉凶祸福 这种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所以殷人与神之间基本上采取了一种无所作为、盲目屈从于神的形式。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九分。 “天人合一”的古哲学观 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观点。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 一是: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二是: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九分。 道家的 “天人合一”伦理观 在道家来看,道生天,天生地,地生万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 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九分。 儒家的“天人合一” 伦理观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的天,礼仪的天。 “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 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 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八点 十九分。 儒家与道家的思想比较 第一,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社会性;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自然性. 第二,儒家以礼仪为天,道德为天,且至高存在;道家以道为天,至高存在,展现宇宙视野. 第三,儒家期盼天人和德,从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校企业产学研合作协议范本.doc VIP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百师联盟高二年级上册10月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协议(产学研合作协议范本).docx VIP
- 蟋蟀的住宅-课堂演示课件.ppt VIP
- 《环境化学导论》课件.ppt VIP
- 商务统计学第八章习题chap08-TIF-BSAFC5.pdf
- A级景区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清单.docx VIP
- 南方GPS静态测量及数据处理(实例).pdf VIP
- 新22J07 室外工程-标准图集.docx VIP
- DB32/T 3545.7-2024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管理 第7部分:血液透析用水卫生检测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