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一封温暖的来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1 演讲稿:一封温暖的来信 演讲稿:一封暖和的来信 1988年,我在川北X县一所乡中学任教育主任。那年暑假,我到龙山镇疗养身体,不料天气不作美,持续的阴雨天,把心情搞得“湿漉漉”的。为了驱走心里的“阴霾”,多些“阳光”,我打算到四周的文柏村走一走。 文柏村是个“旱梁子”,党支部书记王建文带领干部群众苦干实干,把“旱梁子”变成了“粮囤子”,成为苍溪农村的一面红旗。那一天,雨后初晴,我踩着松软的泥土,从村的这头走到村的那头,一边走一边与村里的干部群众摆谈。 经过深入了解,文柏村人不仅吃饱了肚子,还广开门路挣了不少票子。第二天,我抛开一切杂事,将采访的状况写成了调查报告《粮囤子拴上钱串子》,完稿后,我反复斟酌,总感觉不满足,但又不知该如何修改。后一想,既然写出来了,就寄出去吧!因父亲那时正担当村组干部,村里订了好多份省委机关刊物,其中《学习与建设》(《X省党的建设》前身)杂志成了我必读的刊物。于是,我没有多想,就把稿子寄了过去。 在从邮局回来的路上,我猜想着稿子十有八九会被编辑老师丢进废纸篓。不料,一月后,邮递员给我送来一份沉甸甸的惊喜,我竟然收到了杂志社编辑部张小敏老师给我写的信,信中说:“你这篇文章,反映了中国国情,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一篇好文章。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组成的‘我们的党支部’征文评选委员会经过专心评选,《粮囤子拴上钱串子》被评为二等奖。我受组委会委托,已给X县委书记赵洪银同志去了贺信。期望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当晚,我失眠了。我一次又一次地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读着小敏老师的来信,心中满是惊喜、怀疑和感谢。惊喜的是,我的作品竟得到了省委机关刊物的确定;怀疑的是,总觉得自己的能力好像远不足以获得如此褒奖;感谢的是,党刊老师们对一个悄悄无闻的投稿人赐予的无限关怀与鼓舞。 一封信,汇成了我心中幸福的“海洋”,“海水”拍打着我的青春时间,浸润着我的期望。 不久,一个下雨天,县委书记赵洪银打着伞,拿着小敏老师的信,来学校找到我。他对我说:“小伙子,不简洁啊!在全省获了大奖,为苍溪人民争了光!我代表县委感谢你!”刚说完,赵书记便紧紧握住了我那双沾满粉笔灰的手,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只记得心跳得厉害,手抖得厉害,不知该作何回应。观察洪银书记远去的背影,才懊悔有好多话还没来得及说。 几月后,我被调到赵洪银书记身边工作。从那时起,我更加热爱阅读《学习与建设》杂志。每期杂志快送达的那几天,我总是魂不守舍,想象着捧着新杂志的情景。杂志一到,我总是在第一时间,一字不漏地读完,甚至把个别篇目抄到笔记本上。除了读,我还积极地给杂志投稿,我的长篇通讯《雪梨大王卢履清》被1990年第3期《学习与建设》杂志采用,还被评为好稿。从那时起,我笔耕不辍,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作家》《X省日报》等数十家报刊发表通讯、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数千件,后又出版了《热流》《紫色土》等作品集,由一个基层通讯员渐渐成长为中国作协会员。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一转瞬,我已步入半百之年,回望来路,假如没有党刊老师们的厚爱,就没有我的今日。感谢30年前那封暖和的来信,因为它让我认定了方向,它给了我自信和阳光。

文档评论(0)

136****42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