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形象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docVIP

《木兰诗——形象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下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木兰诗》——形象探究 北京师范大学石家庄附属学校 房雪雪 一、优秀文化指要 木兰是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广为流传,木兰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木兰身上的“纯忠至孝、淡泊名利”精神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体现,彰显着儒家文化深厚的人文思想内涵。 二、优秀文化价值分析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荧幕,长演不衰,因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尽管花木兰已经成为好莱坞的明星,但这一形象却是由中国人民所创造出来的,木兰身上所体现出的坚强、勇敢和自信正寄托了当时,也是现在的中国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三、课堂落实 课前精心选择助读资料并印发导学案给学生,使学生对这篇课文有足够的认识,这也是突破教学重难点应有的准备。 七年级学生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已经学过一些文言诗词,但毕竟很少,对《木兰诗》中一些特殊的字词、诗句的理解有难度,又因处于和平年代,对那个时代的社会不了解,对《木兰诗》的思想感悟不够透彻,所以教师应灵活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步步攻克难点,使枯燥乏味的古诗能充满生机。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主解决,稍难的,小组讨论,也可向老师求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采用初步感知—深度品析—拓展延伸—总结升华的教学步骤,通过问题链,让学生深入思考,更好理解本文“巾帼英雄”的精神内涵。 (一)课前准备 助读资料 【木兰之乡】 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人们为了纪念花木兰,在河南商丘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木兰巨型雕像等。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都会前来祭祀,场面十分盛大。 【木兰文化】 木兰故事家喻户晓,木兰文化源远流长。“木兰文化”的影响力在于其深邃的“木兰精神”。上世纪90年代初,虞城就率先开始尝试挖掘和开发木兰文化,宣传木兰精神,打响文化品牌,并在文化保护和弘扬中探求“文化兴县”之路。2007年,虞城被中国民协正式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并成立“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木兰祠被收入《中国名胜词典》;“虞城县木兰传说”于2007年3月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木兰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商丘虞城县“中国木兰之乡”的美名不断远传,木兰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巾帼英雄花木兰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精神财富。 【名家点评】 钟惺:英雄本色,却字字不离女儿情事。“问女何所思”四语,妙,妙!“昨夜见军帖……卷卷有爷名”:质得妙,似《焦仲卿妻》诗法。“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琐琐处分,是女郎暴出门行径。“朝辞爷娘去”……“旦辞黄河去”:辞黄河与辞爷娘间句法变得妙。“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初似唐人《紫骝马》、《关山月》诸律语。“送儿还故乡”七句如见。“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写英雄处众中光景如见。(钟惺、谭元春《古诗归》) 谭元春:“昨夜见军帖……卷卷有爷名”:此等叙法不详不妙。“暮至黑水头……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琐琐路程中代写离家顾恋如诉。尤妙在语带香奁,无男子征戍气。“阿姊闻妹来”:补阿姊小弟关目始妙。“雄兔脚扑朔……安得辨我是雄雌。”四语倒在后咏叹一番。木兰机警英烈之气在纸上矣,未可以闲闲比喻读之。(钟惺、谭元春《古诗归》) 本文的重点在木兰的性格及精神。千百年来,木兰一直是受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木兰诗》被列入中学课本,众人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纯忠至孝。对木兰文化及木兰形象有了初步认知,能够更好激发学生兴趣,理解课文内容,为后面深度学习与体悟打好基础。 (二)课内实施 深刻理解文本:探究木兰是怎样的巾帼英雄。 1.结合诗句说说你心中的木兰形象 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入文本,分析形象。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哪些诗句能体现木兰的性格特点,并一一勾画出来,说说心中的木兰形象。 木兰,这一传奇的人物,她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她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孝敬父母品质感动着每一个人。今天,我们从诗歌的角度走进木兰,去感受她的思想情感与人格魅力。 例如:“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看出木兰真是好女儿,替父从军的意志,实为对父亲的爱心与对祖国的忠心之凝聚,亦为巾帼英雄本色之发露。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此六句,写尽木兰从军生涯之艰苦,我军征战之奋勇。以将军之战死,衬托木兰生还之不易。“百战”、“十年”皆非实数,概言战事频

文档评论(0)

139****26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