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计划资料.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计划资料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计划资料 PAGE PAGE / NUMPAGESPAGE7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计划资料 PAGE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绪论 第一节·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 ·最早使Comparative Literature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人: 1886年,波斯奈特,创 作世界上首部比较文学专著《比较文学》 。 ·1904年,黄人在《中国文学史·分论》 中对波斯奈特及《比较文学》 一书作出介绍。 ·初期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的译著 :A1931年,傅东华译,法国洛里哀著《比较文学史》 ; B戴望舒译,梵·第根著《比较文学论》 。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 19世纪末得以出生。 ·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点的人: 1827年,歌德。 ·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 1877年,匈牙利,《世界比较文学报》。 ·德国比较文学的初步: 1887年,科赫创立《比较文学杂志》。 ·法国学派四大代表人物: 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 ·美国学派代表人物: 韦勒克、韦斯坦因、雷马克。 ·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 卢康华、孙景尧撰写的《比较文学导论》 。 ·《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第一期发布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点及其方法论体 系》,初次明确提出中国学派的基本特点为 “跨异质文化”。 ·比较文学的基本功用,在于 超越和交流。 ·法国学派以文学的输出和输入为基本框架,修建了以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 为支柱的 影响研究系统;美国学派以 文学的审美本质和世界文学的构思为基本框架,修建了以 类比、 综合和跨学科等方法为支柱的平行研究系统;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系统的五大支柱方法是 双 向阐发法、异同比较法、模型寻根法、对话法、整合与建构法。 第二节·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可比性 ·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目光和胸襟来从事不一样国家、不一样文明、不一样学科 之间的超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样超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整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 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目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点,增强世界文学的相互认识与整合,推进世界文学的发展。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同源性 、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 第三节·比较文学的基本特点与四大研究领域 ·比较文学的基本特点: 文学超越性研究 -跨国家、跨文明、跨学科。 ·比较文学的四大研究领域: 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整体文学研究。 ·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理论范围, 是由曹顺庆在《比较文学学》 中初次提 出来的,其根本理论是“变异性”和“差别性”相同可比,差别性也是变异学理论 提出基础。 ·比较文学的文学变异学将 变异和文学性作为自己的学科支点,能够从 语言层面变异研究、 民族国家形象变异研究、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化变异研究 四个层面睁开。 ·平行研究包含 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主要由类比和对照两种方法构成,详细对象包含 主 题、文体、风格、技巧、原型、神话、思潮、文学史等 ,主要关注点在 文学性上。 ·真切严实使用整体文学观点并确立其理讲价值的人是 梵·第根。整体文学研究的 研究领域: 跨文明异质性对照和互补性研究、阐发研究、对话研究、比较诗学、文学人类学。 第一章·实证性影响研究 第一节·流传学 ·定义:流传学就是从赐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的状况,包含文学派别、文艺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状况。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所以,它的特点表现为实证性,研究对象为文学关系。 ·研究种类:放松者特其余精神、人品、气质的影响;技巧的影响;艺术形象的影响;主题或题材的影响;框范的影响;理论思潮的影响。 框范:指作品中展现的某种特定的空间或环境,如经典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风光、背景、社会环境等经常形成一种“框范”,对后代文学产生宽泛的影响。 ·研究模式:直线式影响、辐射式影响、焦点式影响、交织式影响、循环式影响。 第二节·渊源学 ·定义:渊源学,又称为源流学或源泉学,属于影响研究范围。它是指以文学接受者为出发点,去探访放送者的影响,也就是在比较文学视线中,揭露某一现象或作家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的外来因素,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性追忆和研究。 ·特点:重申对跨国影响渊源的追忆的研究;以实证性研究为基础,重申对实证性资料的采集、鉴识、解析和论证。渊源学是一种实证性的文学影响研究,属于不一样国家间文学关系史的研究范围。 ·研究对象/方式(渊源学的种类):依据影响的方式:印象的渊源、口授的渊源、笔述的渊源;依据影响的发送者:孤立的渊源、集体的渊源。 第三节·媒介学 ·定义:媒介学是与渊

文档评论(0)

152****7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