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木兰诗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0 课 《木兰诗》教案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 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3、 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教学用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问: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 三、参考备案: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 四、二、简介背景 五、欣赏京剧、豫剧、动画片、邮票等简单片段,激发兴趣。 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观察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 趣可以先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到学习的活动内容中,再看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 方式是否感到兴奋、愉悦,然后看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一个好的活动 内容和方式,常常使一些学生在完成了正规的活动内容之后,还想继续进行。 七、三、配乐朗读 八、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也为背诵打下基础。 九、四、复述故事 十、进一步感知课文,也为下面的探究服务。 第二课时 一主动发现问题,寻找探究点 问题(包括老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探究点参考备案: 1、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2、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3、从《木兰诗》中 “爷 ”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4、中国古代几次的女扮男装出征的巾帼英雄 5、我对木兰的看法 6、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7、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8、中国古代著名女子研究(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德、立功、立字三标 准。班昭、孟光是为以立德闻名;花木兰、梁红玉是为以立功出名;李清照、朱淑 贞是以立字闻世。 ) 9、中外影视作品对木兰形象塑造的差异。 二学生合作探究 主要指学生能否围绕着探究点,通过探索活动(可以是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看教科 书、看录像等多种形式) ,向教科书、教师、同学大胆质疑问难、提出见解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活动规则,会倾听、理解别人的发言,主动自觉 的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流探究成果 指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达成共识, 可以对某些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也可以通过动脑、动手解决某些问题或寻找到解 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途径。 四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五布置作业 建议:以《木兰诗》为例,第八周的这堂课是否可以上成学生合作探究活动课(第六 个教学过程) ,或探究结果汇报课(第七个教学过程) 。 教后记:这首诗写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千百年来, 花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 深受人们的喜爱。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 以抓住全诗明朗刚健、 质朴生动, 具有浓郁的民族情味的特点, 背诵起来也是 朗朗上口,不是那么的枯燥。 10 木兰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 2.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 3.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高尚情感及爱国热情。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播放一段美国迪士尼动画巨片《木兰诗》的一个片断作为激趣手段。 二、概括介绍《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 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 民歌中的“双璧” 三、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之后正字正音。 四、情节借助注释逐句理解,理清故事 ① 停机叹息,代父从军 ② 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③ 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④ 建功受封,还朝辞官 ⑤ 解甲还乡,亲人团聚 ⑥ 双兔难辩,隐喻作结 五、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木兰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体会 并交流木兰有哪些美好品德? 勤劳善良,坚毅勇敢,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英勇善战,建立功勋。竭尽爱国之忠 心,又不慕高官厚禄,这正是千百年来传奇故事历久不衰的原因。 六、小结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尽可能当堂背诵,并注意理解性背诵和默写。 2.理解诗歌详略安排的特点。 3.掌握“互文” “复沓”“对偶”“排比”等句式特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活动。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诵读《木兰诗》 ,回忆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 二、听写词语,正字正音,加强基础训练 三、内容研讨 1 .这首诗在叙事中十分注意到繁简详略的安排, 哪些详细写, 哪些简略写?这 样处理有什么作用?(答案略) 2 .写木兰征战准备, 为什么要分东西南北来写?有什么好处? (东西南北泛指, 是一种排比铺陈的写法,翻译时要注意互相交错补充,从互文修辞角度来认识) 3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是说将军都战死,壮士都归家了吗?如果不是, 该如何理解?诗中还有哪些

文档评论(0)

guoxiachuan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