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柴油实验报告汇总.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乳柴油实验报告汇总 微乳柴油实验报告汇总 PAGE / NUMPAGES 微乳柴油实验报告汇总 柴油微乳液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焚烧性能测定 1.实验背景 Schulman 在 1959 年初次报导微乳液以来 , 微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获取了快速发展。 1985年 ,Shah 定义微乳液为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在表面活性剂界面膜的作用下生成的热力学 稳固、各向同性的透明的分别系统。因为微乳液能形成超低界面张力 , 拥有高稳固性、大增 溶量、以及粒径小等特别性质 , 已惹起人们宽泛关注。 燃油掺水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课题。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使用掺水燃油。因为油、 水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形成的 W/O或 O/W乳液在加热焚烧时水蒸气受热膨胀后能够产生微爆, 使得燃油二次雾化焚烧更为充足,提升了焚烧效率,大大降低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的含量。 可是因为一般的乳状液稳准时间短,易分层,使得这一技术的应用遇到了很大的限制。 微乳燃料的制备比较简单,只需要把油、水、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按 适合的比率混淆在一同就能够自觉形成稳固的微乳燃料。 微乳燃油可长久稳固 , 不分层 , 且制 备简单 , 并能使焚烧更完整,焚烧效率更高 , 其节油率可达 5 %~ 15 % , 排气温度降落 20 %~ 60 % , 烟度降落 40 %~ 77 % ,NO x 和 CO 的排放量降低 25 %, 在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上都有 较为可观的成效 , 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的热门。跟着最近几年来对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研究 的不停深入 , 微乳液理论在乳化燃油领域获得了打破性进展,开发透明、稳固、性能与原燃 油差不多的微乳液燃料成为了研究热门。 最近几年来, 跟着我国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飞快发展, 对石油的需求量增大, 而石油资源有 限,于是出现了石油供给不足、价钱上升的趋向。 2004整年我国入口原油 12, 272吨, 2005 年中国的石油日需求量比昨年增 11%;2006年石油花费量增添了 6.7%。我国入口原油的 30%用 于汽车耗费, 据展望, 中国将来能源供需缺口将愈来愈大, 即便在采纳先进技术、 推动节能, 加快可重生能源开发利用以及依赖市场力量优化资源配置的条件下, 2010年仍将欠缺能源 8%,石油入口依存度,估计 2010年将上升为 23%。此刻我国年耗汽油和柴油总量约为 1.15 亿 吨,入口原油及成品油已成为国家财政的深重担担并且天然石油的贮备是有限的, 人类面对 日趋严重的能源危机。 但经济的可连续发展一定是在保护生计环境、 节俭可贵资源和降低能 耗的前提下的发展。 所以, 怎样提升燃油焚烧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研究新式节油防污染技 术,包含最为人们喜爱并拥有节能效率高,减少尾气污染的燃料乳化以及微乳化技术, 己 成为人们十分关怀的问题。 2.微乳柴油与焚烧减排机理 乳化燃油与往常的乳状液同样,也分为油包水型 (W/o) 和水包油型 (O/W) , 在油包水型乳化燃料油中,水是以分别相平均地悬浮在油中,被称为分别相或内 相,燃料油则包在水珠的外层, 被称为连续相或外相。 我们当前所见的大部分乳化燃料油都 为油包水型乳化燃料。 乳化燃料焚烧是个复杂的过程, 对其节能降污机理较为成熟的解说是 乳化燃猜中存在的 “微爆” 现象和水煤气反响, 也就是从燃料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来解说。 一些焚烧机理包含: 2.1 物理作用—“微爆现象” 1 二十世纪六十年月初,前苏联科学家伊万诺夫等人发现了乳化燃料的“微爆”现象, 进而为乳化燃料的节能、 降污机理供给了理论基础。油包水型分子基团,油是连续相, 水是 分别相, 因为水沸点 (100 ℃) 低于燃油沸点 (130 ℃以上 ) 。在气缸温度急剧高升时, 水微粒先 沸腾气化,体积在万分之一秒内瞬时增大了 1500倍左右,其气化膨胀相当于一次极小的爆炸。 当油滴中的压力超出油的表面张力及环境压力之和时。 水蒸气产生的巨大压力将打破油膜的 约束, 无数小液珠产生的阻力使油滴发生爆炸, 油雾化成更渺小的油滴。 小油滴与空气接触 的比表面积成倍提升, 形成二次焚烧的雾化条件, 爆炸后的渺小油滴更易焚烧, 其焚烧表面 比纯燃油增添了 104倍左右。所以,减少了物理上的不完整焚烧和排烟损失,提升了焚烧效 率,使内燃机达到节能的成效。微爆产生的为数甚多的爆炸波,打破了包围火焰面的 CO2, N2惰性气体克制层, 促进空气形成激烈的紊流, 紊流使空气、 燃油蒸气在焚烧室内做更平均 的散布,同时使温度场也变得更为平均, 进而加快了焚烧速度,减少了后燃现象, 防止了燃 烧区间局部高温而产生的热解和裂化,使焚烧更为完整。 2.2 化学作用—“水煤气反响” 在缺氧条件下, 油焚烧产生热裂解, 形成难以

文档评论(0)

135****94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