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案新人教版.pdf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案新人教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 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文学常识。 2.熟练背诵并能准确默写全诗。 3.品味语言,感悟诗歌意境,了解古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4.培养学生的古诗文修养,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激发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意境。 2.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观沧海 创作背景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 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所以就写下此诗,将自己宏伟抱负、阔大的胸 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原文赏析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观”字统领全篇,体现本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诗人跃马扬 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实景描写。实写俯瞰沧海神奇壮观的景象。描写时先总后分,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有 力地刻画了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想象埋下了伏笔。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1 / 3 word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运用想象与夸X进行虚写,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表达诗人想要统一中原、建 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观沧海》是一首著名的乐府诗。 主题思想 诗中通过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容万象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开阔的胸襟,抒发 了诗人想要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特色赏析 虚实结合,借景抒情。作者将对大海的实景描写与丰富的想象相结合,借大海的壮阔表 达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巩固练习 1.诗中描写岛上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描写风起波涌,表现大海的壮阔的句子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通过夸X想象,表现作者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4.交代观海地点,统领全篇的句子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答:“若”字表明是虚写,说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体现诗人开阔的胸襟 和宏大的抱负。 “观”字总领,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立志统一中原的伟大抱负和开阔胸襟。 7.下列对《观沧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2 / 3 word B.诗中对海洋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海洋包容万物、动荡不安的特征。 C.全诗虚写、实写结合,最能反映作

文档评论(0)

文章写作专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司主营文章撰写、培训教材、合同协议、发言稿、策划、汇报、各类文案。 ~ 海量资深编辑老师无缝对接,一对一服务。 ~ 保原创!可加急!免费改!

认证主体张家港市尚博锐艺术培训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20582302062995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