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说木叶》导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pdf

《说木叶》导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木叶》导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一、 教学目标 1 、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 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 “木”的艺术特征。 2 、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 作目的。 3 、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 提高诗歌 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 不同,从而 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 、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 文中阐述的 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三、 知识链接 1 、林庚( 1910 年 2 月 22 日一 2006 年 10 月 4 日),字 静希。 1910 年 2 月 22 日生于北京。福建闽侯人。诗人、文 史学家, 1933 年毕业于 清华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编文 学刊物。 1933 年初出版了第一本自 由体诗集 《夜》, 以后又 先后出版了 《北平情歌》 《冬眠曲及其他》等。 1937 年到厦 门大学任教十年 ,1947 年为燕京大学教授 ,1952 年至今为 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早年以诗闻名于 世,与戏剧 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缩,并称“清华三才子”, 是著名的唐诗楚辞研究 专家。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 颇多精辟的创见。著有 《唐诗综论》 《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 究》和《中国文学简史》等多部著作。获国家教 委教材一等 奖。出版过 《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他数十 年 如一日,谆谆教导后学,桃李满天下。 2 、释题: “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 ( 文艺短评 ) ; “木叶”是 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 析说理。 “木叶”即“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 有用“叶” 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由于作者是一 个学者,也是诗人,有 着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因而 对“树”与“木”、“树叶”与 “木叶”、“木叶”与“落 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 境的差别,做出 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中的精微 之处 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篇课文需要我们逐 字逐句 认真、细致地读,把整篇文章贯穿起来,各个部分融 会贯通,就可以把 握文意。 四、课前预习 1 、基础字词 (1) 识读字音 征戍 () 橘颂 () 涔阳 招佛 () 洛木肃肃 () 陇首 () 无妨 () 寒砧 () 桅 () 得鱼忘筌 () 漂泊 () 秋 杆() 疏朗 () 窸窣 () 风袅袅 () 迢远 ()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