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淋巴结分组及肺癌tnm分期.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肺癌TNM分期 T1N2M0(IIIA---T1N2M1c(IVB) 第十九页,共35页。 肺癌纵隔淋巴结分组更新(第七版AJCC) 受AJCC和UICC的委托,1998年开始,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ASLC)建立了 肺癌国际分期委员会专门为计划于2009年发布的第7版UICC/AJCC肺癌TNM分期提供修改建议 1. 明确地将锁骨上和胸骨切迹处的淋巴结与胸内淋巴结加以区分,定义为1组淋巴结。 1组锁骨上淋巴结与2组淋巴结的分界线 是:胸骨切迹 2. 鉴于上纵隔的淋巴引流主要以右侧气管旁区为主,且延伸超过气管中线故而2组和4组淋巴结左右侧亚组(2R和2L、4R和4L)的分界不再是气管中线,而是气管左侧缘。 既然2R,4R与2L,4L的分界线是气管左侧缘。 新概念是:左侧肺癌处中线的淋巴结 由原来的 N2 划入 N3 的范畴;右侧肺癌越过中线的淋巴 结 由原来的 N3 归入 N2 的范畴。 3. 4组和10组淋巴结的分界不再是胸膜反折,而是由更具影像和手术操作识别度的标志性解剖结构,即右侧为奇静脉下缘,左侧为肺动脉上缘。 4. 5组淋巴结缩小范围。 下界— 左主肺动脉的上缘,仍属N2。 10L组淋巴结的范围扩至左主肺动脉处 也属N2 。 5. 7组的下界:在右侧扩至中间段支气管的下缘;在左侧达至左下叶支气管的上缘。原先的10R,10L属N1的范畴,现 均归入 N2。 第二十页,共35页。 T1N2M0(IIIA) 第二十一页,共35页。 STAGE IIIB T1a–c N3M0, T2a–b N3M0, T3 N2M0, T4 N2M0 (7cm) ? STAGE IIIC? IIIC期 T3 N3 M0,T4 N3 M0 第二十二页,共35页。 STAGE IIIB T1a–c N3M0, T2a–b N3M0, 第二十三页,共35页。  IIIC? T4 N3M0 多个肿瘤位于单一肺叶时定义为T3,累及同侧另一肺叶时定义为T4 M1a(胸腔内的转移:包括双肺/胸膜/心包结节、恶性胸腔/心包积液;) IVA期 任何T,任何N,M1a,b 第二十四页,共35页。 STAGE IIIC? T2 N3 M0 M1a(胸腔内的转移:包括双肺/胸膜/心包结节、恶性胸腔/心包积液;) IVA期 任何T,任何N,M1a,b 第二十五页,共35页。 1L 1R 纵隔淋巴结分组 2R和2L、4R和4L的分界不再是气管中线,而是气管左侧缘。 4组和10组淋巴结的分界不再是胸膜反折处,右侧是奇静脉下缘,左侧为肺动脉上缘。 5组淋巴结缩小范围,仍属N2 。 10L组淋巴结的范围扩至左主肺动脉处 也属N2 1组锁骨上淋巴结与2组淋巴结的分界线 是: 胸骨切迹 7组的下界:在右侧扩至中间段支气管的下缘;在左侧达至左下叶支气管的上缘。原先的10R,10L属N1的范畴,现 均归入 N2。 第二十六页,共35页。 T2 N3 M0, STAGE IIIC M1a(胸腔内的转移:包括双肺/胸膜/心包结节、恶性胸腔/心包积液;) IVA期 任何T,N,M1a,b 第二十七页,共35页。 T4 N2 M1b, STAGE IVA 第二十八页,共35页。 M分期中,M1a(胸腔内的转移)没有变化,但依据M1b(胸腔外转移)转移灶数目的不同进一步细分为M1b(远处单个器官单发转移)和M1c(远处单个或多个器官多发转移)。对寡转移病灶的单独定义,有助于临床更好的进行预后判断;也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这部分寡转移或寡进展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更为积极的治疗手段。 4.对胸腔外寡转移病灶要求单独归类 Rami-Porta . R: Lung cancer staging changing the clinical practice . 2016 WCLC. Asamura H. : What’s new in 8th ed of TNM classification for lung cancer . 2016 WCLC 第二十九页,共35页。 ④ M1c 远处多发转移者 多发(43%)、骨(24%)、 肝(10%)、脑(9%)、肾上腺(6%)、皮肤(1%), 其他部位远处转移(7%)。 MST为6个月,1年生存率为22%。 多个、单一部位远处转移的MST分别为5个月、6个月(p=0.006),1年生存率分别为20%和23%,多个部位 远处转移者预后更差。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