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 年民居调查报告
第1 篇:北方民居建筑调查报告
北方民居建筑调查报告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北方作为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一直承担着国家政
治、文化中心的职能。其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民居建筑逐渐由原来的单纯居住实
用性发展到了居住实用与艺术性并举的过程,北方民居由此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
迎来了发展的顶峰。
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大地气候相对寒冷,用地相对宽松,地形相对平整,乡
土材料相对单一,民间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民风也比南方纯朴、憨厚、粗犷。
正是自然风情、文化习俗和乡土建筑材料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制约,使得北方各地
民居普遍呈现出质朴敦厚的建筑特色。
北方地大广袤,山河壮美,人口相对稀疏,故聚落选址常在平坦地段,大多数
属于平原型的构成。地段的宽松和地形的平整为村落和宅院的规整布局提供了有
利条件,同一地区的乡土建筑形式格外统一,加上气候寒冷,需要充足的日照,
正房都力求坐北朝南。这使得北方单体建筑平房和合院住宅的总体布局多呈定型
的格式,端正的方位,划一的标高,匀称的分布,整齐的排列。宅院的内部构成
多为离散型,这是为取得充足的日照,宅第的宽松也为拉开距离准备了条件。气
候越寒冷用地越宽松,这种离散式的程度愈明显。不难看出,毗连型的构成是在
宅第上满铺成片的房屋,中庭和边角留出一口口尺度不大的、供通风采光的天井,
结合不规则的地段因地制宜组合成灵活多变的空间和错落有致的外观。而离散型
1 / 8
的布局,使各栋单体建筑相对独立,呈现一进进规则的庭院和一栋栋定型的宅屋。
这里的空间比较刻板、平淡,这里的房屋都是硬山、悬山的统一定式 ,既缺乏
顺依地形的高低错落变化,也缺乏诸如南方的风火墙之类的建筑轮廓变化。宅院
的临街立面也很朴实,通常显现的都是大片平素的院墙或倒座房的后檐墙,全靠
大门和门楼不同规格的制式和不同程度的修饰,以取得宅舍不同风采的门面。
北方地区也并非都是平原型的聚落,广阔的黄土地带,梁峁起伏,沟壑纵横,
地形变化万千。分布在这里的窑洞群落,或是顺着梁峁沟壑的等高线布置,或是
潜隐在大片的土塬之下,他们依山沿沟,层层叠叠,自由参差的高低起伏。由于
窑洞自身不显建筑的体量,他们都是最大限度地融入黄土大地,统一在黄土质感
和黄土色彩之中。这里的高低起伏带来的不是南方特色的轻叠灵活,仍然是北方
风韵的古朴粗犷。
在建筑体型上,建筑空间被厚重的实体所枷锁,并受到构架性能和采暖设施的
牵制,导致建筑单体体量规整,体态敦厚。
总的来说,北方民居体现了其对地理条件的适应性,这反映了物质对于意识的
决定作用,但在交通、通信不发达的古代,人与人之间缺乏联系,这就形成了不
同民族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北方民居总体可分为3 类,一种是以老北京四合院
为代表的等级观念森严的建筑风格,另一种是黄土高原上依地理条件而出现的窑
洞建筑,第三种是以华北平原地区由于特定历史条件而形成的大型宅院建筑。
一、四合院建筑艺术 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间,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东
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三间。卧砖到顶,起脊瓦房。可居一家三辈,祖辈居正房,
晚辈居厢房,南房用作书房或客厅。院内铺砖墁甬道,连接各处房门,各屋前均
有台阶。大门两扇,黑漆油饰,门上有黄铜门钹一对,两侧贴有对联。
2 / 8
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宽敞,一般是北房5 间,3 正2 耳,东、西
厢房各 3 间,房前有廊以避风雨。另以院墙隔为前院(外院)、后院(内院),
院墙以月亮门相通。前院进深浅显,以一二间房屋以作门房,后院为居住房,建
筑讲究,北京菊儿胡同——设计师
吴良镛
层内方砖墁地,青石作阶。大四合院习惯上称作 “大宅门”,房屋设置可为5
南5 北、我 64.315.539.440.
2 通过我们分析认为:砖混结构房屋始建于八十年代、建筑兴盛于九十年代,
持续高速发展于以后,成为我县农村民居的主要结构类型。
2.砖木结构房屋
我们对全县农村民居中的砖木结构类型房屋按建设年代进行了统计(见表三)。
全县砖木结构房屋共计调查78958 间,其中八十年代以前建设的2384 间,占3.0%,
八十年代建设的19892 间,占25.2%,九十年代建设的37922 间,占48.0%,至
建设的13143 间,占16.6%,以后建设的5617 间,占7.1%。
表三:砖木结构房屋建设年代统计表
建筑年代8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