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家园共育.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如何看待幼儿入园焦虑 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自己的亲人分离形成的烦躁、 忧伤、紧 张、恐慌、不安等情绪。分离焦虑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障碍。研究 表明:幼儿对其亲人的依恋程度越高, 因分离而产生的焦虑程度也就 越严重。当孩子出现“分离性焦虑”时,家长要采取积极的态度,进 行正面引导,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入园关。 一、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入园焦虑同样会在家长身上发生。家长们往往表现为心神不 宁:送孩子入园后恋恋不舍,总希望再抱一下、再望一眼;长时间在 教室门口、窗口甚至幼儿园门外观看孩子,不愿离去;每天来园、离 园时,长时间与教师交谈, 了解孩子在园情况。有时为了让孩子在情 感上得以安慰,就过分迁就或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等等。 殊不知, 父母的这种难舍难分、 焦虑的神态、 情绪正通过微妙的亲子互动传递 给了孩子。我们曾遇到这样一个例子:孩子入园那天,全家先后有七 人来探望孩子。看到家人,孩子高兴,可家人一走孩子便大哭不止, 家长反复来看望,孩子就反复哭闹,哭闹后又呕吐。后来,老师几次 三番做家长的工作:可说服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却不放心,忍不住 要来看孩子。这样,反反复复多次后,家长每次送孩子,未到幼儿园 门口,孩子就死死缠住家长。孩子上幼儿园也就成了“三天捕鱼,两 天晒网”。结果,孩子的“入园分离性焦虑”持续了整整一个学期, 后来还时有发生。 因此,当孩子产生分离性焦虑时, 家长一定要理智,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自己的积极情感来感染孩子。同时,一定要 . . 坚持天天送孩子,停停送送反而增加了孩子重新适应的焦虑。 二、注意审度自己的言行 有人说,孩子诞生在父母的言行之中,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 影响着孩子。少数家长管不了孩子,就用幼儿园和老师来吓唬孩子: “再不好好吃,把你送给幼儿园的老师,让老师整整你” ;“再哭,明 天把你扔在幼儿园,不去接你” 。家长这样做,只能让孩子觉得幼儿 园和老师很可怕, 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孩子的思想负担, 使他们对幼儿 园产生恐惧。有时,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哭闹, 对孩子说:“宝宝不哭, 中午妈妈接你回家吃饭。 ”孩子信以为真,好不容易熬到吃饭的时候, 却不见妈妈的踪影,于是,只能用哭闹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因此,家 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 对孩子注重正面疏导和积极鼓励, 尽可能帮 助孩子达到最佳心理状态。让孩子感到:我已经长大了,所以我要上 幼儿园;幼儿园里可以学到好多本领, 和很多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是 开心的事;我学会自己洗脸、洗手、吃饭、穿衣了,我很能干;爸爸 妈妈很爱我,老师也像妈妈一样喜欢我。孩子有了自信心、自豪感, 就很少会发生入园分离性焦虑了。 三、鼓励幼儿参与适应性活动 孩子从家庭到幼儿园,环境变化很大,入园前,整天和自己最亲 近的人在一起,到了幼儿园,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为了减小这 种变化的坡度,孩子入园后,家长要帮助孩子进行一些适应性的活动。 可以带孩子去邻居家, 让孩子和大哥哥大姐姐一起玩; 还可以把孩子 送到亲戚家,让他在外面小住几天,培养他单独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 . 利用接孩子的时间, 可以了解一下孩子在幼儿园所玩的游戏, 陪着孩 子再玩一会儿,也可以将孩子的作品带回家,给爷爷奶奶看,通过表 扬鼓励,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孩子在家里,想做什么,通常用一 些动作来表示,家长们也往往习以为常,所以到了幼儿园就不适应。 有的孩子要撒尿,却不善表达,结果弄湿了裤子;有的孩子与同伴发 生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