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级端午节简介及习俗手抄报内容.pdfVIP

小学三级端午节简介及习俗手抄报内容.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三级端午节简介及习俗手抄报内容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 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 节”。它是中华民族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 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 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等等。时 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是 全年四大节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 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 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 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 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习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 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 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 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 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 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 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 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进行“龙船节”,以 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 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奇有所不同。 直到今天在南方的许多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进行富有自 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 1736 年),台湾开始进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 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 五日都进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进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 1980 年,赛 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竞赛项目,并每年进行“屈原杯”龙舟赛。 1991 年 6 月 16 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家乡中国湖南岳阳 市,进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进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 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 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 (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 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竞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 60 余万 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 传于世。 2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 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 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 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依据内瓤命名, 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 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 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 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煮粽子的锅里一 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 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 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 个夏天不头痛。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 “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 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 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 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 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 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 禽兽肉、板栗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