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_0.docVIP

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_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详解点睛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xx题 xx题 xx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第 1 题: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2)楼船夜雪瓜洲渡, 。(陆游《书愤》) (3)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 (4)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谢公宿处今尚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8)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9)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 (10)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答案解析】(1)三顾频烦天下计(2)铁马秋风大散关(3)觉今是而昨非(4)江月何年初照人(5)渌水荡漾清猿啼 (6)落霞与孤鹜齐飞 ⑺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⑻芙蓉泣露香兰笑 ⑼多于在庾之粟粒 ⑽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第 2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忠臣者务崇君之德,谄臣者务广君之地。何以明之?陈夏征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陈人听令。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申叔时使于齐,反而不贺。庄王曰:“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征暴乱,诛罪人,群臣皆贺,而子独不贺,何也?”申叔时曰:“牵牛蹊人之田,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罪则有之,罚亦重矣。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人,遣人戍陈。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盖闻君子不弃义以取利。”王曰:“善!”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此务崇君之德者也。 张武为智伯谋曰:“晋六将军,中行、文子最弱,而上下离心,可伐以广地。”于是伐文子、中行氏,灭之矣。又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不与,乃率韩、魏而伐赵,围晋阳三年。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此务为君广地者也。 夫为君崇德者霸,为君广地者灭,故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汤武是也;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昔者智伯骄,伐文子、中行而克之,又劫韩、魏之君而割其地,尚以为未足,遂兴兵伐赵。韩、魏反之,军败晋阳之下,身死高梁之东,国分为三,为天下笑。此不知足之祸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此之谓也。 (取材于《淮南子?人间训》)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申叔时使于齐,反而不贺 反:返回 B.牵牛蹊人之田 蹊:践踏 C.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 罢:罢免 D.三国阴谋同计 阴谋:暗中谋划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证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的一组是( )(3分) ①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 ②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 ③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 ④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不与 ⑤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 ⑥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楚庄王遣卒戍陈的根本目的在于诛杀夏征舒,对陈国的土地并无贪图之心。 B.楚庄王听取了申叔时的谏言后,罢陈之戍,立陈之后,使诸侯皆朝于楚。 C.智伯听信谄臣之言,裂韩、魏之地,兴兵伐赵,最终导致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本文明辨了忠臣、谄臣之别,并阐释了君主只有知、知止,才能长久的道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忠臣者务崇君之德,谄臣者务广君之地。 (2)军败晋阳之下,身死高梁之东,国分为三,为天下笑。此不知足之祸也。 【答案解析】2.答案 C 解析 “罢”应该是“撤掉、撤出”之意。 3.答案 B 解析 ③从正面证明了观点;⑤⑥从反面证明了观点; ③楚庄王放弃了对陈的占领是“知止”,得到了诸侯的尊重是“不辱”,说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⑤三国灭智氏是智氏不知足.不知止导致的结果。⑥智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