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王安石经典古诗赏析: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 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了老白 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洒,换新 桃符,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气余,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 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 有之,一直延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洒,然后用红 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千门万户瞳瞳日”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看朝阳的光 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 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 “符”字,“旧符”省略 了 “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诗是人们的心声。不少论诗者注意到,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 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是因为他当时 正担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 们把新的桃符替换成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 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
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瞳瞳
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白姓 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 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 的这一规律。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余,同时 乂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1王安石经典古诗赏析: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 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 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 人。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墙角数 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乂毫不在乎。
“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
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这里写梅花没写她的 姿态,而只写她“独自开”,突出梅花不畏寒,不从众,虽在无人偏僻的地方, 仍然凌寒而开,写的是梅花的品质,乂像写人品。“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 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 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 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 香活幽的香气。“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 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
立在僻静甚至冷活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幽 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
【三】王安石经典古诗赏析: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乂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
这是一首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7工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本诗从 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7工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 望。其实,在字里行问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京口瓜洲一水间”,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 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7工水。“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 刻就到。
“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祐四年 (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7工宁,从此7工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 即寓居7工宁钟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 把“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 如此平常,反映了诗人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 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7工岸。
“春风乂绿7工南岸”,描绘了 7工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 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这是因为:
一、 这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看 风” 一词,既是写实,乂有政治寓意。“春风”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 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