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任务:
秦亡前,他们的活动目的是推翻秦的残暴统治,秦亡后,他们的目的是争做皇帝,二、秦亡前,他们的身份一是封建小 官吏,一是旧 贵族的后裔,秦亡后,二人都成了代表一种政治 势力的 诸侯,刘邦代表新兴 地主阶级的势力,项羽代表旧贵族的势力,不管谁上台,都是统治秩序的重建
合作探究:
材料一: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材料二: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3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 “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建。1978年,沈克泉在贵州山区发现了3株野生油菜,将其带回家乡播种,想要改良油菜品种。于是,父子俩成天没日没夜地在田间地头观察、耕作。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沈克泉的油菜品种未经国家审定,当地部门对沈克泉进行了罚款、拘留。但他依然坚持油菜的改良。1996年,家里为搞油菜研究欠债不少,沈昌健甚至卖掉中巴,带着卖车款回家投入油菜研发。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贵野A”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9年,沈克泉去世,沈昌健依然是坚持着油菜育种,带着父亲的“梦想天开”坚守改良油菜的事业。
(1)请问材料一中项羽缺乏哪种心理品质?材料二中的沈克泉、沈昌健父子体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6分)(2)结合材料二谈谈,作为学生的我们为什么要向他们学习?(6分)(3)上述材料给你哪些启示呢?(8分)
试题分析:(1)自强精神表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项羽自弃的表现,缺乏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沈克泉、沈昌健父子体现了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的自强精神;体现了孝顺父母的美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2)开放性问题,可以结合第一问中沈克泉、沈昌健父子体现出的优秀品质,选取角度回答作答。如:自强精神的重要性(自强是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坚强意志的作用、意义(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强意志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等。(3)启示题答案可以有多个角度,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因此我们需要怎么做等。如:培养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的自强精神;磨砺坚强的意志品质,勇敢战胜学习中的困难,不低头,不丧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1)(教案).doc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1)(教案).docx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2)(教案).docx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docx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doc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docx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1)(教案).doc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doc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1)(教案).docx
-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