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厂房柱基倾斜位移的支顶矫正方法
辽宁营口中型轧板厂原厂房柱基和设备基础埋置深度各为-3.40m和-6.50m,新扩建厂房柱基和四辗轧机基础、主电室基础埋深分别为-6.50m、-11.60m和-8.20m。
新旧柱基边缘接壤处相距很近(约1.5m),且基底高差较大(约3.1m)。新柱基施工前在其中间施打一排板桩挡土墙,以保护原柱基的稳定和使用安全。新建基础土方开挖施工周期较长,人工降水期近1年,受其影响原厂房柱基底面以下土壤中孔隙水被大量排出,在生产使用荷载作用下土壤逐渐被压密而沉陷,原柱基开始沉降而位移。其中B轴l9号柱基向西移位182mm,倾斜夹角为49’38,危及原厂房结构的稳定和安全使用。
第一节 柱基位移倾斜的几种矫正方法
原柱基础整体向西位移倾斜,有3个矫正方案:
1.托柱换基法。先将混凝土预制柱与基础杯口凿开使它们脱离,拆除旧基础后柱身向东推移复位,重新浇注新基础。这样做难度大,须适量吊柱使其移位,这是旧基础杯口上部宽度不足、偏心荷载过大、难以加固补强所致。
2.托梁换柱换基法。先将原厂房屋架梁托起更换柱及基础,其中相邻两根吊车梁随之拆除,待新基、新柱安装完毕再安装吊车梁。这是考虑由于预制柱倾斜位移,侧向受到扭曲,复位时有可能因拉裂而损坏,及柱身因使用多年表面腐蚀脱皮而需更换。
上述两个方案经论证都是可行的,在鞍钢改造扩建工程中曾采用过,但施工周期长,耗资较大,且影响正常生产。
3.支顶法。经过现场实际调查,新扩建基础已经回填完毕,原打入土层中的挡土极桩还未拔出,且与原倾斜位移柱基外边缘有2m多的距离,又可用做支点。故决定采用水平支顶矫正、柱与基础整体同时复位的方法。
首先将倾斜位移柱基础四周土挖开,以减少基础矫正时推顶的摩擦阻力,西侧沿板桩
挖至所需深度。初步确定利用原板桩挡土墙作反力的靠背,如果以板桩墙后面的填土(山坡土与碎石混合物)为被动土压力与板桩本身原嵌固深度所建立的抵抗水平推力之和大于使原柱基推移的水平荷载(土与基础底面或上部荷载作用下的摩擦阻力),便有可能完成矫正工作。
第二节 原柱基荷载、有关参数及位移矫正反力计算
1-2-1原柱基荷载组合
N=1060kN,Q=21kN,m=193kN?m,a=4.8m,b=3.8m,h=0.4m,
γ=19kN/m3,Ku=2.5,f1=2.0,f2=0.5,φB=28。(含c值)。
1-2-2支顶柱基位移的反力计算
大放脚下垫层的被动土压力为:
大放脚下部垫层两侧壁摩擦阻力为:
基底与土壤的摩擦阻力为:
柱基支顶水平总推力为:
式中 Tu1柱-----基底部素混凝土垫层的(破坏性)被动土压阻力;
γ-----土壤容重;
h-----素混凝土垫层厚度;
φB-----土壤内摩擦角(含c值);
Ku-----土壤挤压滑移剪切破坏系数;
a-----大放脚底长度;
b-----大放脚底宽度;
Tu2-----垫层侧壁摩擦阻力;
f1-----混凝土面与土壤的摩擦阻力;
Tu3-----基底摩擦阻力;
F-----柱基底面积;
N-----柱基轴向荷载;
Q-----纵向剪力;
M-----柱基弯曲力矩。
根据计算结果选用2台100t级的卧式液压千斤顶。
第三节 支顶柱基矫正复位法
将倾斜移位的B轴19号柱基四周土挖开后,基底以下尚有400mm厚的素混凝土垫层与原柱基分期浇筑成整体,混凝土层之间附着力较强,接触面积大,所以矫正时须整体水平推移。
1-3-1支顶点位置的确定
原杯口件基由斜坡硅面和一级大放脚组成,基础(含其下垫层)重心合力点水平位置在一步大放脚台阶偏上一点。同样根据垫层附加被动土压力(挤压剪切破坏),在一步台阶竖向居中处建立水平支顶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2个点,即纵向由中心向南、北两侧各1m位置定点,并作为柱基,使其向东侧水平推移复位时易于整体矫正顶进,以防止平面移位时产生倾斜。倾斜移位柱基支顶矫正的总体布置如图1-1所示。
1-3-2柱基水平支顶结构的布置
在已挖好的基坑内,为使挡土板桩承受较为均匀的支顶反力,在板桩与柱基大放脚的水平支顶点标高和位置的相对应部位,设置一道双工字钢组合横梁,长度为4m。横梁与竖向板桩接触不严处用钢板补焊堵缝,使板桩成为整体。另一方面在柱基大放脚台阶立面设立的2个支顶点上,为防止着力点过分集中使混凝土面层破坏,安放l根3.2m长的双工字钢组合横梁,使集中荷载较均匀地分布在基础侧面上,在侧面与组合梁间的空隙处用中砂或粉砂填满并捣实。在卧式液压千斤顶底座设置2根双工字钢组合支撑短柱,长度为1.25m。
在水平支顶移位之前,将吊车梁以下的2根剪刀叉防风架节点切开,以防其因临近20号柱受拉而产生位移或被拉断。
1-3-3 支顶推进位移的观测
对倾斜位移柱基用经纬仪测定柱身:外边线的控制垂线,找出水平位移差值。在支顶推移过程中分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4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真题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06090.doc VIP
- 路基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 - 大模板.docx VIP
- 一种可连续工作的氦气纯化器与纯化方法.pdf VIP
- 抢救药品相关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 JGJ 160-2016知识培训.pptx
- 2017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培训课件.pptx VIP
- (人教2024版新教材)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4.2 Part A Let’s learn&Match, act and guess课件.pptx
- 2025届高考散文一轮整体复习:写人叙事类散文——《放牛记》全文详解+课件.pptx VIP
- 热力管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和体系.pdf VIP
- 黄帝内经的临床医学理论.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