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突围读书笔记800.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东坡突围读书笔记 800 《苏东坡突围》的读书笔记,本人已经整理好在下面了,欢 迎大家阅读。 中国几千年间有几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 力的人呢 ?可爱、高贵、魅力之类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召力 也构不出自我卫护力,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他 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现在苏东坡被他们 抓在手里搓捏着, 越是可爱、 高贵、有魅力, 搓捏得越起劲。 诬陷者所推断出来的“险恶用心” ,可以看作他们自己 的内心,因此应该由他们自己来承担。我想一切遭受诬陷的 人都会或迟或早想到这个简单的道理,如果这个道理能在中 国普及,诬陷的事情一定会大大减少。 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自己最大的毛病就 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瘦溜取悦于人, 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 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 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 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 了偏激的淡漠, 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 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成熟的人处事低调,不张扬,不偏狭。不言则已,言必 惊人。按古人所云 : 四十不惑。 “不惑”该是对成熟的一个恰 当的注解吧。 住在这远离闹市的半山居所里,安静是有了,但寂寞也 来了,有时还来得很凶猛,特别在深更半夜。只得独个儿在 屋子里转着圈,拉下窗帘,隔开窗外壁立的悬崖和翻卷的海 潮,眼睛时不时地瞟着床边那乳白色的电话。它竟响了,急 忙冲过去,是台北《中国时报》社打来的,一位不相识的女 记者,说我的《文化苦旅》一书在台湾销售情况很好,因此 要作越洋电话采访。问了我许多问题,出身、经历、爱好, 无一遗漏。最后一个问题是: “在中国文化史上,您最喜欢 哪一位文学家 ? ”我回答:苏东坡。她又问: “他的作品中, 您最喜欢哪几篇 ? ”我回答:在黄州写赤壁的那几篇。记者 小姐几乎没有停顿就接口道: “您是说 《念奴娇·赤壁怀古》 和前、后《赤壁赋》 ? ”我说对,心里立即为苏东坡高兴, 他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 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 放下电话,我脑子中立即出现了黄州赤壁。去年夏天刚 去过,印象还很深刻。记得去那儿之前,武汉的一些朋友纷 纷来劝阻,理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并不是在那里打的,苏东 坡怀古怀错了地方,现在我们再跑去认真凭吊,说得好听一 点是将错就错,说得难听一点是错上加错,天那么热,路那 么远,何苦呢 ? 我知道多数历史学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战的 地方,他们大多说是在嘉鱼县打的。但最近几年,湖北省的 几位中青年历史学家持相反意见,认为苏东坡怀古没怀错地 方,黄州赤壁正是当时大战的主战场。对于这个争论我一直 兴致勃勃地关心着,不管争论前景如何,黄州我还是想去看 看的,不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古战场的遗址,而是从艺术的角 度看苏东坡的情怀。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好 像王尔德说过,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 于是我还是去了。 1、 人们有时也许会傻想,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 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 人一定会小心的珍惜他,虔诚的仰望他,总不愿意去找他的 麻烦吧 ?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 能相容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 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轰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 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 排拒他、遭践他、毁坏他。起哄似的传扬,转化为起哄似的 贬损,两种起哄都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两种起哄都 与健康的文化氛围南辕北辙。 2、 那么,批评苏东坡的言论为什么会不约而同的聚合 在一起呢 ?我想最简要的回答是他弟弟苏辙说的那句话: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