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PAGE / NUMPAGES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13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课题
诗词三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李白、刘禹锡、苏轼的相关文学常识,了解这三首诗词的写作背景,背诵这三首诗词。
过程与方法
品味诗词的语言,掌握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课前准备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多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代表作有《蜀道难》《渡荆门送别》《行路难》等。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著有《刘梦得文集》。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手法。所作《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等,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词人代表,并称“苏辛”;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列于“唐宋八大家”。他在散文、赋、诗、词、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代表作有《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写作背景
行路难(其一)
本诗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中的第一首。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李白受到权臣排挤,被“赐金放还”,被迫离开长安,友人为他设宴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途艰难,满怀愤慨地写下了此诗。诗歌反映了李白愁苦愤懑、向往重返长安施展才华的复杂心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刘禹锡作此诗答谢,诗中表现出不甘沉沦、奋发昂扬的进取精神和达观态度。
水 调 歌 头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此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离京“游宦”已有五年,与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又七年未见。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词就是他为思念亲人而作。
读准
字音
金樽(zūn) 珍羞(xiū) 投箸(zhù)塞川(sè)
柯(kē) 畔(pàn)暂(zàn)长精神(zhǎnɡ)
阙(què)琼楼(qiónɡ)婵娟(chán)
理解
词语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今安在:如今身处何方。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两万钱)。形容酒美价贵。
云帆:高高的帆。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长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归去:回到天上去。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玩弄;欣赏。
何:为什么。
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诗歌常常用最精炼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出自名家之手的三首古诗词,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词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吧!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音频,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朗读方法: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重音。把握节奏。节奏划分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按音节划分,一种按意义划分。按音节划分,七言诗一般分四个音节。读出重音。所有的韵脚都应重读,关键词语要重读,以体现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请两位同学播放课前自行制作的配乐朗诵带,其余学生听读并点评。
3.学生练读,全班齐读。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再读诗词,梳理诗句内容。
行路难(其一)
前四句:设宴;五六句:象征仕途的艰难;七八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 青春萌动 课时练习.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1 男生女生 课时训练.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 青春萌动 教案.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 青春飞扬 教案.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 青春飞扬 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 青春萌动 课时训练.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 青春飞扬 课时训练.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 青春飞扬 课时练习.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课时练习.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教学设计.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