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ppt参考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哮喘与过敏性鼻炎的综合治疗 避免接触过敏原 应尽可能做到 药物治疗 安全 有效 易行 免疫治疗 有效 专科医生的处方 可能改变自然病程 患者教育 常规要求 费用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ARIA) 2008. Allergy 2008;63(Suppl 86) * 治疗方案 哮喘控制水平 第1级 第2级 第3级 第4级 第5级 哮喘教育 环境控制 按需使用速效 β2-激动剂 按需使用速效β2-激动剂(prn) 控制药物 选择* * * 选择一种 选择一种 加用一种或更多 加用一种或两种 低剂量ICS * 低剂量ICS 加LABA 中或高剂量ICS 加LABA 口服糖皮质激素 (最低剂量) 白三烯调节剂* * 中或高剂量ICS 白三烯调节剂 抗-IgE治疗 低剂量ICS 加白三烯调节剂 缓释茶碱 低剂量ICS 加缓释茶碱 控制 部分控制 未控制 急性发作 治疗级别 降级 升级 降级 升级 *ICS =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 受体拮抗剂或合成抑制剂 ***推荐红框中的控制方案 GINA-以控制为目标的治疗策略 适合5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 维持并寻求最低控制治疗级别 考虑升级治疗以获得哮喘控制 升级治疗直到达到哮喘控制 按照急性发作治疗 * 诊断过敏性鼻炎 症状间歇 症状持续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流程 轻度 无优先顺序 口服H1抗组胺药 或鼻用H1抗组胺药 和/或减充血剂 或LTRA 中至重度 轻度 无优先顺序 口服H1抗组胺药 或鼻用H1抗组胺药 和/或减充血剂 或鼻用CS 或LTRA(或色甘酸类) 如治疗失败:治疗升级 如症状改善:继续治疗1个月 对于持续性鼻炎患者2~4周后应进行再次评估 中至重度 按优先顺序 鼻用CS H1抗组胺药或LTRA 2~4周后进行再次评估 改善 失败 治疗降级且维持治疗1个月以上 评估诊断 评估依从性 排除感染或其他因素 加用或增加鼻用CS剂量 有鼻涕,加用异丙托溴铵 有鼻塞,加用减充血剂或 口服CS (短期应用) 治疗失败 至专科门诊 避免接触变应原和刺激因素可能有益 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 CS:糖皮质激素 LTRA:白三烯调节剂 ARIA 2008. Allergy 2008;63(Suppl 86) 进行哮喘相关检查,特别是对重度和/或持续性鼻炎患者 * 应同时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哮喘 口服H1抗组胺药不推荐单独使用 鼻用糖皮质激素在减少哮喘急性发作和住院率方面可能有效 孟鲁司特是治疗2岁以上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有效的药物 皮下免疫治疗用于成人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但存在副作用 抗IgE单克隆抗体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均有效 ARIA-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建议 * ARIA 口服抗组胺药对哮喘有一定疗效 A 鼻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有效 B 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少哮喘发作 B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哮喘合并的过敏性鼻炎有效 A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有效 B 循症医学推荐力度 同一气道,同一策略 选择不同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对哮喘的影响 * 根据ARIA指南,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和哮喘一样按分类及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三级。 第1级治疗针对症状间歇的轻度患者,可选择口服或鼻用H1抗组胺药物或减充血剂或白三烯调节剂。 第2级治疗针对症状间歇的中重度患者与症状持续的轻度患者,可选择的药物比第1级治疗增加了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4周后需要进行再次评估,如果症状改善,则持续治疗1个月,如果治疗失败,则升级治疗。 ARIA 指南强调LTRAs在AR(以时间和症状的严重度分类)治疗中的作用。在这张图中,诊断为AR的患者分为间歇性或持续性AR,症状分为轻度或中/重度。3 诊断为AR的患者,尤其是中至重度和/或持续性AR的患者,应评估是否有哮喘的可能。3 这些指南显示,LTRAs是AR的合适治疗选择。在所有的情况下,LTRAs尤其适合于合并哮喘患者。3 第3级治疗针对症状持续的中重度患者,按优先顺序选择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或白三烯调节剂。2~4周后进行病情评估,症状改善者治疗持续1个月以上,如果治疗失败,应评估诊断、患者的依从性、并除外

文档评论(0)

i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夕秋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5YY8A1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