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榜样类素材---一在这里奋斗,人生很值
目录:
01高山峡谷里的“背包队”再出发
02戍边女兵上战位
0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04“孩子们过好了我才心安”
05在这里奋斗,人生很值
正文:
01高山峡谷里的“背包队”再出发
把百姓事装进包里,更把百姓放在心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1月11日 ? 01 版)
47岁的和志才挎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包,攀爬在约50厘米宽的山间小路上,这条小路通往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李子坪村。11月8日的兰坪气温微凉,没多久,和志才已微微出汗。
3年前和志才还是兰坪县委610办专职副主任时,这个包就跟着他,陪他走过兰坪县的8个乡镇、103个村委会。怒江州98%以上的面积是高山峡谷,兰坪县的不少村落便隐于群山深处,不通车的地方只能徒步,“大概走了1500公里吧”,他估摸。
这条山路他之前走过6次,此前多是为了动员村民搬迁,包里除了水、风油精,还时常装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文件等,此外还得额外背着被褥以便长时间驻村。当时与和志才一起的,还有分散在怒江州各地的1000多名干部。他们背着行囊,深入一个个不通公路的偏远贫困村,组织扶贫搬迁等工作,因此又被称为“背包工作队”。
这次,和志才一行9人则是去处理李子坪村民搬迁后留下的危房。如今已是兰坪县政法委二级主任科员的和志才依然背着那个背包,里面已没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文件,却又装进了新的责任与使命。
把百姓装进心里
走在相同的路上,和志才的心境却完全不同。他举着手机向记者介绍山中的阳光、植物和鸟鸣,“心情轻松很多”。而此前进村时,他常常“心里没底儿”,满脑子想的是“该如何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怎么劝说村民搬迁”等。
怒江州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怒江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头号战役”来抓,推动10万贫困群众搬迁下山,破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发展困境。为此,2018年,兰坪县兔峨乡成立了怒江州第一支“背包工作队”,队员有的已60多岁,有的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来自金融、政法等不同岗位,一般至少会一种少数民族语言。
和志才是白族人,也是土生土长的兰坪人,于2018年抽调至兔峨乡“背包工作队”。但在加入该队之前,他并不熟悉澜沧江两岸的山区。车开不到的地方,队员就背着行囊徒步上山,最远的时候和志才曾连续走了4个多小时,有时一脚踩空就跌下了山,“特别是晚上爬山时,摔下去摸不着路”。有人被摔得骨折,也有人在进村的路上遭遇车祸殉职。
时任兔峨乡乡长李胜兵记得,有次刚进入一个村时,“村里连人都找不到”,因为村民早出晚归去田里忙活儿或去周边打零工。即便家里有人,也经常吃“闭门羹”,“有村民躲着我们,有的一聊到搬迁,就找个借口走掉了”。对此,李胜兵也理解,“村民祖祖辈辈住在山里,对外面了解得不多,劝说他们背井离乡搬迁,他们会很排斥”。
“连村里的狗都排成队对我们狂吠不止。”和志才感慨。
这经常会变成一场思想工作的“持久战”——在村里找个废弃的学校或是党群活动室,找来干草,铺开背来的被褥,找几块石头支起炉灶,“背包工作队”就住下了,有时一住就是两个多月,“今天不行就明天,明天不行就后天……”时任兔峨乡党委副书记李胜贤说,“至少我们不能放弃。”
“大家挤在四面漏风的活动室里,因为白天的劳累,很多同志很快就睡着了,睡不着的同志会体验到这样一种场景:雨声、鼾声、磨牙声、风声四起;酸味、脚臭味、汗臭味、灭害灵味、风油精味,‘五味’杂陈。睡梦中的队友有时被别人不小心踩了一脚也浑然不知,第二天还在纳闷身上怎么隐隐作痛……”和志才曾这样记录他和队员在傈僳村“打地铺”的经历。
有队员早上4点就爬起来去村民外出的必经之路“守株待兔”,等了两次才等到与这名村民沟通搬迁事宜;有队员每天在田间地头转悠,找机会与他们“软磨硬泡”;有的则去帮村里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挑水劈柴,或将生病的老人及时送医……慢慢地,村民愿意和工作队队员沟通了,村子里的狗也开始变得“友善”,“绕着我们摇尾巴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群众把我们做的看在眼里,剩下的工作就好做了。”李胜兵告诉记者,这也是他加入“背包工作队”后的收获之一——和老百姓的距离更近了,更能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做事,不仅把老百姓的事装进包里,更要把百姓放在心里。
背包再出发
推动10万贫困群众搬迁下山,曾是“背包工作队”的主要任务,但并非全部任务。
“在背包进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只要发现村民家中有辍学、失学学生,我们都会积极联系学生,并发动其家长及时送子女入学。”福贡县背包工作队队员、现任福贡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教导员波玉花说,她所在的“背包工作队”前后共找回了50多名中小学生并帮他们重新入学。
这也是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别让“快递被消火栓签收”继续上演.doc
- 高考作文写作专题人物素材解读:曾国藩.docx
- 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差49分就100”的赏识教育值得点赞.doc
-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明确四点,写好议论文(附:技法指导及示范片段).docx
-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学会等待”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docx
- 高考作文国家战略时评素材---把握“机会之窗” 实现优化发展.docx
- 高考作文素材:云集世界创新成果 共享中国开放红利.doc
- 高考作文升格导写:心静,到达梦的远方(附:问题诊断及升格佳作).docx
- 高考作文民生实事类素材---坐在板凳上听民声.doc
- 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集锦:两虎换位.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