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人民版历史一课时分层作业2.2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docVIP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民版历史一课时分层作业2.2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PAGE 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分层作业 六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中国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 B。斗争打击了英军的侵略气焰 C。斗争最终未能阻止英国的侵略活动 D。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斗争 【解析】选D。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自发的,对英国进行了打击,但最后被强行解散,未能阻止英军进一步侵略中国,因此A、B、C说法正确。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之前,还有清政府东北抗击俄国以及虎门销烟等反侵略斗争,故D说法错误。 2.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击败阿古柏,基本收复新疆。1881年又通过外交手段签订条约收回了伊犁地区。这一条约是 (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中俄《改订条约》 D。中俄《瑷珲条约》 【解析】选C。据材料“左宗棠击败阿古柏,基本收复新疆……签订条约收回了伊犁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中俄《改订条约》的相关知识,1881年中俄签订了《改订条约》等条约,中国收回伊犁,故C正确;《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都没有规定相关内容,故A、B、D错误。 【补偿训练】 1。从维护国家统一角度讲,左宗棠在历史上的杰出贡献是 (  ) A.主张向西方学习  B.编练新式军队 C.率军收复新疆 D.兴办洋务企业 【解析】选C。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地区,粉碎了英、俄等国侵略新疆的企图,维护了国家统一,故C与题意相符.A、B、D说法均属于洋务派的“自救”主张,与题意不符。本题答案为C。 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赞颂了 (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邓世昌英勇海战 D。刘永福抗日斗争 【解析】选B。据材料中“大将筹边“湖湘子弟”“玉关”等信息可知这首诗颂扬的是清代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左宗棠,故选B. 3.据《清史稿》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年)九月,“丁汝昌率北洋兵舰与日本战于大东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四舰”。以上史料可以用来研究(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选C.依据材料“1894年”“丁汝昌“北洋兵舰”“日本”“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可知是中日甲午战争,故C正确。鸦片战争是184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年,以上皆与题目时间不符合,故A、B、D错误。 4.在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中,日军曾遭到黑旗军和义军的伏击,“遗尸甚众,溪水为之断流。这次伏击战发生在 (  ) A。新竹 B。台中 C。彰化 D。台南 【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台中附近的大甲溪,日军遭到黑旗军和义军的伏击,遗尸甚众,溪水为之断流。故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5。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奏疏中说:“窃查此次战事,由于匪徒藉口仇教(基督教),肆行烧杀,致酿大患,各国……调舰增兵,合而谋我。”这里所说的“匪徒” 是 (  ) A.太平军 B.英法联军 C。义和团 D.八国联军 【解析】选C。据材料“匪徒藉口仇教(基督教),肆行烧杀,致酿大患,各国……调舰增兵,合而谋我”可知,这里所说的“匪徒”是义和团,故C正确。 6。有义和团揭帖写道:“焚黄表,生香烟,请来各洞众神仙……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德哭连连。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义和团这种激昂的情绪主要来自(  ) A.朴素的爱国热情    B.对社会矛盾的科学分析 C。知识分子的宣传    D。对清朝政府的正确认识 【解析】选A。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义和团运动兴起,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是农民阶级朴素爱国热情的体现。虽然他们不能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他们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A正确,其他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1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名称 时间 发动国家 签订不 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 1840-1842 ① 《南京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 日本 ② ③ 1900-1901 德国等 8个国家 《辛丑条约》 材料二 邓世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育人读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从事教育工作10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