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历史考纲解读及近五年全国卷试题分析
高三历史组 袁臻;2016年大纲;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素养立意;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熟悉唯物史观内容——理论指导意义重大; 史观之间的关系
虽然近年来考试突出文明史观、全球化史观、现代化史观等角度,但唯物史观作为最基本的一种史学观念,仍是其他史观的基础,是学习研究历史的基本史观。
不排斥其他史观。;(2016年新课标全国Ⅱ)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2016年新课标全国Ⅱ)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唯物史观;不教条 不僵化;关于唯物史观的几个误识纠正 ;“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即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目前高考考查主要体现在:
?能够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和特定的时空框架,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 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时空观念;2016年高考全国卷(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考查情况;2016年大纲;2016年大纲; “史料实证”: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考证史料的真伪。;培养目标:
1.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
2.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
3.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4.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史料类型一般分为文字型、遗存型、遗址型等;根据佐证史论的需要,可分为单一史料和系列史料。按照历史学研究流程,史料解读与运用可分为确定任务、收集史料、解读史料、价值判断和运用史料等。
在确定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思考史料来源且收集不同类型史料,在解读过程中,根据不同史料不同认知方法的原则进行区别对待,以便获取历史信息,进而在筛选与研究对象关联性和价值有无、大小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史料,避免孤证不立,重构历史,证伪求真。
;(2017全国文综Ⅱ?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目标2.: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实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新考纲中将其细化为“能力目标”的层级上。;概念界定: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培养目标:
1.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
2.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能够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