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炎医学宣教
一、鹅 口 疮
鹅口疮(thrush, oralcandidiasis)又称雪口病, 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疾病。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 营养不良、腹泻、长久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患儿常有此症。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时奶头不洁及污染乳具感染。
[临床表现]
可见口腔粘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 可逐步融合成大片, 不易擦去, 周围无炎症反应, 强行剥离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 不痛, 不流涎, 通常不影响吃奶, 无全身症状; 重症则整个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 甚至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而危及生命。重症患儿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取白膜少许放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钠一滴, 在显微镜下可见真菌菌丝和孢子。
诊疗
通常不需口服抗真菌药品。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口腔。或局部涂抹10万-20万U/ml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 每日2~3次。亦可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 纠正肠道菌群失调, 抑制真菌生长。预防应注意哺乳卫生, 加强营养, 合适增加维生素E和C。
二、疱疹性口腔炎
疱疹性口腔炎(herpticstomatitis)为单纯疱疹病毒工型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小儿, 发病无显著季节差异。从患者唾液、皮肤病变和大小便中均能分离出病毒。
[临床表现]
起病时发烧可达38℃~40C, 1—2天后, 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各部位口腔粘膜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 直径约2mm, 周围有红晕, 快速破溃后形成溃疡, 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 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大溃疡, 有时累及软腭、舌和咽部。因为疼痛猛烈, 患儿可表现拒食、流涎、烦躁, 所属淋巴结常常肿大, 有压痛。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 病程约1~2周。局部淋巴结肿大可连续2~3周。
诊疗
保持口腔清洁, 多饮水, 禁用刺激性药品。局部可涂疱疹净抑制病毒, 亦可喷撒西瓜霜, 锡类散等。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涂2.5%一5%金霉素鱼肝油。疼痛严重者可在餐前用2%利多卡因涂抹局部。食物以微温或凉流质为宜。发烧时可用退热剂, 有继发感染时可用抗生素。
三、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 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 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觉咽部充血, 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粘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疱疹, 周围有红晕, 1—2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 疱疹也可发生于舌, 但极少累积牙龈。病程为1周左右。
四、溃疡性口腔炎
急性溃疡性口腔炎又称为细菌性口腔炎, 可见于任何年纪儿童, 以婴幼儿发病较多、较重。常发生于急性感染、长久腹泻等抵御力下降时, 口腔不洁有利于细菌繁殖而致病。局部表现为初起时口腔黏膜(各部位都可发生)充血、水肿, 继而形成大小不等糜烂面或浅溃疡, 散在或融合成片, 表面有纤维性炎性渗出物形成灰白色假膜, 易拭去, 但遗留溢血创面。全身表现为患儿哭闹、烦躁、拒食、流涎, 常有发烧, 体温可达39℃~40℃, 颌下淋巴结肿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