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概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5)血液/体液隔离 防止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的血液及体液而导致传染(乙肝、丙肝、爱滋病、梅毒等) ①病人隔离要求:同病种患者可同住一室 ②接触病人或其血液/体液时戴手套、穿隔离衣,必要时戴护目镜。若接触到血液/体液要立即洗手,工作中避免损伤皮肤 ③用一次性注射输液器械后应浸泡消毒后送中心消毒室毁形处理,污染物品装袋、贴标、销毁或消毒,血液污染室内物品表面时,立即消毒 6)脓液/分泌物隔离 防止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的脓液/分泌物而导致传染(皮肤感染、溃疡、脓肿、小面积烧伤感染等) ①病人隔离要求: ②为病人换药时穿戴口罩、隔离衣、手套,接触病人、污染物后及护理下一个病人前洗手 ③污染物装袋、贴签、送消毒处理 7)虫媒隔离 用于以昆虫为媒介的传染病,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 ①病室应有防蚊设备,经常检查纱门、纱窗是否完好,并应喷洒灭蚊药物。 ②由虱子瘙类传播的疾病,患者入院时要做好灭虱瘙和卫生管理工作。 消毒的定义 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消除或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从而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消毒的种类 1、预防性消毒 2、疫源地消毒 1)预防性消毒: * 对疑有传染源存在或可能受病原 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和人体所进 行的消毒措施。 * 目的:防止发生传染病 2)疫源地消毒 * 疫源地:传染源向周围排出的病原体,通过 一定的传播途径所波及的范围 * 对目前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地区进行 消毒称疫源地消毒 * 目的是杀灭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 分终末消毒和随时消毒 终末消毒:病人痊愈、转科、死亡后对其 居住地进行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 随时消毒: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及 其所污染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 常用化学消毒剂 过氧乙酸 聚维酮碘(碘伏) 乙醇(酒精) 过氧化氢(双氧水) 含氯石灰(漂白粉) 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氯已定(洗必泰) 环氧乙烷 甲醛溶液 戊二醛 第五节 传染病患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传染病患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发热 皮疹 腹泻 意识障碍 发热 发热是多种急性传染病共有的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传染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体温上升期:体温骤然上升至39℃以上,常伴有寒战、全身不适、肌肉酸痛,见于疟疾、登革热。患者体温亦可缓慢上升,呈阶梯曲线,见于伤寒。 高热持续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天至数周,如典型的伤寒极期。 体温下降期: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如伤寒。患者体温亦可在一天之内降至正常,此时多伴有大汗,如败血症等。 常见热型 稽留热。 --体温升高达39℃以上,且24h体温变化相差不 超过1℃,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的极期。 弛张热。 --24h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 平,常见于败血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间歇热。 --24h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正常体温之间,可见 于疟疾、败血症等。 回归热。 --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间歇体温正常数日, 高热重复出现,可见于回归热、布鲁菌病等。 若在病程中重复多次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 称为波状热。 不规则热。 --是指发热患者的体温无一定规律的热型,可 见于流行性感冒、败血症等。 常见热型 稽留热 1、稽留热 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数天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传染病的极期 驰张热 2.弛张热 24h体温相差超过1℃,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间隙热 3、间歇热 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突然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 常见于疟疾、败血症的发热 第一节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传染病的致病因素是病原体,它在人体内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其他致病因素所造成的疾病有本质上的区别。 (一)有病原体:包括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 (二)有传染性 (三)有流行病学特征 (四)有感染后免疫:主动免疫 传染病的临床特征 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就开始了感染过程。病原体能否被清除或定植下来,进而引起组织损伤、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一)病原体被清除 (二)隐性感染 (三)显性感染 (四)病原携带状态 (五)潜伏性感染 清除病原体 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如胃酸对少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