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绩效评价研究报告_1.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高校绩效评价研究报告 ? ? 摘要:本文选取教育部直属高校作为高校绩效评价对象,并行使用主成分分析、超效率DEA分析和Malmquist指数模型等方法,对72所直属高校进行绩效评价。其结果显示,直属高校的绩效状况基本相当,将近三分之二高校“绩效偏高”或“绩效相当”。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近十年间大理类和综合类直属高校的资源配置平均效率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不过规模要素对高校绩效的作用已逐渐达到临界状态;但大文类高校则表现相对稳定。此外,专任教师数量以及经费投入结构对高校绩效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高校绩效评价,超效率DEA,Malmquist指数,资源配置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6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GYH-2016015) 一、引言 教育绩效主要指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教育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是指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中的各种资源与产出的最优状态[1]。高校投入与产出绩效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人才质量和科研水平,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潜力。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孕育知识创新和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对高校进行绩效评价,对推动高校不断改善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绩效评价是国际高等教育评估的普遍趋势。随着高校的发展及其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演变,高校被普遍要求有效运行并被实施问责[2]。美国大学在市场导向的策略下特别凸显“绩效责任”与“绩效管理”的同时,欧洲各国政府也开始把绩效拨款方式引入大学发展[3]。1986年英国开始首轮科研绩效评价并与绩效拨款挂钩。时至今日,许多国家政府出台法律要求大学参与评价,并不同程度地与拨款挂钩[4]。国际上较早出现高校绩效评价的研究,如,Ahn等对高等教育领域公立或私立教育机构的相对效率利用DEA方法进行了评价,较早地使用DEA的方法研究学校效率;Athanassopoulos等将英国45所高校分类进行效率评价;John和Donald使用数据包络分析和随机前沿分析测算了公立学校效率[5-7]。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高校效率的研究,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参数估计和非参数估计。成刚、孙志军运用参数法(SFA)和非参数法(DEA)较为系统地对高校效率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中国理工院校、财经政法大学及西部地区高校技术效率较高。张晓秋等使用DEA方法测算了57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人才培养效率,发现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的人才培养效率并不高[8]。王燕等使用超效率DEA的方法研究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效率,发现中国高校的整体运行效率较低[9]。袁卫等使用2011年的数据通过DEA方法研究部属高校的办学效率,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高校办学效率的显著因素[10]。 纵观已有研究,有两大缺点:一是在时间选取上,多数研究对高校进行绩效评价的时间间隔相对较短或者仅使用个别年份的数据。由于高校产出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研成果,都具有相对滞后性,因此使用跨期的数据更能体现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二是已有研究中对不同类型的学校考虑较少,不同类型学校在投入和产出上有明显的差别。比如,文科类院校在实验室硬件投入上明显很低,科技成果产出几乎为零。因此,在进行高效效率估计时,应该区分不同的学校类型进行评估,这样的评估结果才具有可比性。 自2008年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持续开展中国的高校绩效评价研究,将教育部直属高校作为绩效评价观测对象并予以追踪研究、比较分析,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不断得到完善[11]。本文将在2015年高校绩效评价研究的基础上,使用2006年-2015年跨期的数据,研究不同类型直属高校的投入、产出与绩效,并从效率配置以及投入结构的角度对绩效结果进行分析。 二、高校绩效评价实施概述 (一)延续前期研究 1.高校分类评价 根据《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中的“学校办学类型”,我们将教育部72所直属高校归并为“综合类”、“大理类”和“大文类”三个类型。由于师范类的专业设置与综合类趋同化,因此综合类高校包含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高校,共27所。大理类高校包括理工、农林、医药等高校,共32所。大文类包括语言、财经、政法、艺术等高校,共13所。 2.绩效指标建构 本研究继续沿用以往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高校的投入指标包括人力投入、物力投入和经费投入;产出指标包括高校的科研产出、人才培养产出和社会服务产出,如表1所示。其中,投入指标包含14项;产出指标依据不同高校特点略有不同,综合类高校包含20项,大理类高校包含18项(不含8、9两项),大文类直属高校包含13项(不含9、10、13、14、17、18、20七项)。 表1 绩效评价指标 投入指标 人力投入 1.专任教师数 2.行政人员数 3.教辅及

文档评论(0)

布丁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重庆微铭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05191485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